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操心完“宝宝”,媒体人的傻根精神谁来关心?

2016-08-22 eNet&Ciweek/三省

“宝宝”以前是马蓉的,现在是大家的

王宝强在8月14日发表的离婚声明像一记深水炸弹在网络上爆炸了,一时间,此前还进展的如火如荼的里约奥运会都已经不能再登顶热搜榜,各类网站争相发表、转载有关王宝强离婚的各类相关文章。据头条号的数据显示:仅8月14日当天,就有8715个头条号参与了王宝强事件热点追逐战,输出相关的文章和视频共计10629篇(个),其中有106篇的阅读量超过100万,这些文章占据了全天百万级阅读量文章的2/3,832篇文章浏览量达到10万+,与王宝强事件相关文章阅读总量达到了6.9亿,总浏览时长达到了8亿分钟,相当于1572年。

这些文章中除了关注事件本身外,还由此事件引发了对其他领域的思考,如“宝宝的宝宝到底归谁?”、“由王宝强事件看育儿心经”、“从王宝强离婚案看婚姻财产分配”,这些育儿、婚姻、财经等等方面的新闻层出不穷,根据头条号的数据,在与该事件相关的文章中,除娱乐类内容收斩获4亿流量外,新闻、情感、社会、财经类都分得了一杯羹。阅读量分别是:新闻类7144万、社会类964万、情感类665万、时尚类640万、文化类269万、财经类260万。

这些新闻都在重复报道同一件事,更有甚者在冒充当事人进行一些虚假爆料以博得关注,无论是自媒体也好,专业媒体也好,由他们生产的各类真真假假的相关文章不停地刷着用户的屏,他们都在用别人的事,抒自己的情。这时的用户甚至不需要受猎奇心理的驱使就能够将各种版本的新闻尽收眼底,客观看来,在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的是对受众信息选择权的削弱。

媒体人也需要傻根精神

作为一个媒体人应该拥有怎样的职业道德,这似乎并不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传播信息,是每一个媒体人都熟知的职业追求。然而当下社会的媒体行业生存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经济大潮下,媒体人在报道新闻时难免会掺杂利益追求,所以那些有失公允的文章就会被无休止的输出到受众的视野中,长此以往的为了利益而不惜哗众取宠的炒作会让媒体在受众中的公信力极速下降,此时的媒体人,正面临着职业道德与良心的双重拷问。

傻根精神原本是指为了理想顽强奋斗的特殊气质,但用于媒体人的身上,它是指那些不愿同流合污的坚守气质,换句话说,这种坚守也是一种追逐理想的过程。

在新媒体时代的今天,媒体人追求流量并没有错,但这并不意味着媒体人只追求流量。媒体人作为具有公信力的发声者应在报道时牢牢把握住道德底线,对于每一件报道的事件都能做到有理有据,真实有效。媒体人在面对那些捕风捉影的噱头,要坚决地把它们扼杀在摇篮中,避免因为它们的流出而对社会产生畸形的价值取向。

就像在王宝强离婚事件中,大多数的媒体人都扮演起了无孔不入的“忍者”形象,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在当事人此前的种种表现中寻求对自己臆想的“证实”。这样的行为不但消费了受众的情感,还将一种趋于变形的价值观传导给受众,以至于受众只要在有网络的地方就能被迫的看到站在各种立场的谩骂与攻击。

对于一部分媒体人对该事件进行的全方位报道,一些受众表现出了无奈,甚至反感,所以他们开始质疑这些媒体人如此大肆报道的用心。对此,这些媒体人打出了“王宝强选择在公众平台公布事件,就是对大众报道的一种支持”这样的王牌,试问,这和责怪被强奸女性衣着暴露有什么区别?

结语

互联网的发展让信息的传播速度实现了量的升华,但这样量的积累背后潜藏着变质的威胁。如果任何一条新闻发生后引发的都是人们对于当事人的思考,而不是对事件本身是非的关注,那么媒体行业也就再无真实性可言,充其量只是一个同质化严重,又毫无营养的交互平台。

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人有思想,有自己的价值理念。作为媒体人如果不能以职业道德来约束自己,不能用价值观去衡量利弊,那么社会的风尚到底由谁来树立?如果人之初,性本善,那么何至于让利益蒙蔽了媒体人原本追求光明的初心?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