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吾心即道

2017-05-05 eNet&Ciweek/子苓

说起王阳明,相信许多人和我一样,在未深了解他之前,对他的印象恐怕是高中历史书上。书中曾提到他,以及他的中心思想理论,和一般小知识点一样,老师并不会在这里浓墨重彩地多聊几句,而那时青涩稚嫩的我,根本不明白这些心学理论,不过是记下来应试而已。待到成年之后想起,记忆中只剩下他的名字,和历史书上那幅对应的人物画像罢了。

自2009年以来,习近平主席就多次向世人提及“知行合一”。2015年两会期间,习近平说: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出现在历史书里?又是因为什么让后世之人如此推崇他呢?

不可不知的王阳明

1905年,日本军神东乡平八郎,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大败俄国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日本天皇为其举办庆功宴,在众人一片夸赞之声中,东乡平八郎高举起一块腰牌,上面写着七字:一生俯首拜阳明。

1917年,24岁的毛泽东,读罢王阳明的心学后,慨然而生经略四方之志,下笔一挥而就《心之力》。 

同年,一名叫蒋志清的青年,“深思看阳明格言”后突有所悟,遂将“志清”之名改为“中正”。“中正”出自王阳明心学之“大中至正”。而蒋中正之字号,正是“介石”。

直至今日,后世评述他为一代旷世圣哲。作为中华好儿女,我们知毛主席、知蒋介石、知孔子、知朱熹,又怎能不知王阳明呢?

那么王阳明到底是何许人也,为何让众多豪雄敬佩不已?

王阳明本名王守仁,因自号阳明子,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后世亦称为王阳明。他是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

他的学说思想王学(阳明学),是明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其学术思想传至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立德、立言于一身,成就冠绝有明一代。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

王阳明“心即理”的心学命题,是一门伟大的哲学。这门学问,后成为无数豪杰的指明灯,也使王阳明之名,与孔孟朱并列,从而永垂不朽。

王阳明顿悟的“道”,是吾心之道,我们每一个人都具有“本心”,就像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这一本心也就是我们生命的本原。

他的“心学”中认为“理”很重要,而实际运用则更重要。他在“心即理”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知行合一”理论。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以“行”实践“知”,只有把“知”“行”统一起来,才称得上“善”。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明白了一个道理,便应去实行。实践符合这个道理,那‘知’就是真知。若实践与道理相悖,那‘知’就不是真知。” 

“知行合一”,就是强调要内外如一,将心中之道转化为施行,最终达到“此心不动,随机而动”的境界,在王阳明看来内心的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在“知行合一”基础上,王阳明又提出了“致良知”理论。阳明心学之理论体系就此完成。 他认为“天理”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人们应以“知行合一”为准则,从内到外地去提高内心的修养和智识,摒除自己的私欲与杂念,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运行,即所谓的“致良知”。

“心即理”是起因;“知行合一”是过程实践;“致良知”是根本目的。三位一体,不可缺一。

当找到自己的人生理想后,在致良知的前提下,去知行合一地实践,那么人人皆可以成为圣贤。

知行合一,何其难也。

《大学·中庸》中道:“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正如其中所讲,世间万物之道,皆存于世间之事的点滴间。然而真能知其味着数人而已。同样,能明白了解“知行合一”,且又能做到的人并不多。

在如今浮躁的社会里,又有几人可以静下心来,扪心自问,自己的理想是什么?又有多少人不得不为形势所迫,无暇顾及自我,只好终日拼搏或碌碌无为?又有多少人理解“知行合一”,能将自身达到“知行合一”的境界?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想要严于律己,知行合一,是困难的。此道虽难,却也不是不可成也。王阳明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从小致力于做圣贤,周围的人却都不看好他,认为他狂妄至极,尽管如此,他仍坚持心中理想,一心向贤。为了与道士求教,他忘记成婚大事;为了理解格物,他于竹林废寝忘食。我们纵观历史,便可发现,王阳明真的是用生命在追求大道与真理,在努力实现其心中所愿。而今天他的名字,他的理念为后世传颂,这就是圣贤啊!

人的一生是短暂的,然而道却是漫长的。唯有不断的坚持,才可终成大道。

如何才能做到知行合一?

王阳明先生的理论中最核心的就是“知行合一”,那我们怎样才能做到“知行合一”呢?

首先,需先静下心来,认清自己。

什么是你内心真实的世界?什么是你的理想?这些都是需要自己去思考,去了解的。如果不了解自己,不明白自己心中所想,又怎么知道做什么事会让自己开心快乐?又怎么会过上幸福的生活呢?

所以,问问你的内心,聆听你内心的声音很重要。

在问心之后,便是要明理。

不知其理,何以施行?要真正明白了解其学说,不单单是要读书,还需进行思考。每个人所能感受到的,接收到的讯息皆不相同,读他人注解所得,是他人悟出来的道理,又怎会是自己的?唯有坚持向学,不断思考,才可明悟。

最后,就是要付诸以行动。

毛主席说得好,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了解王阳明的“心学”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行动起来,将其中道理落实在生活中的每个角落里;从小事做起,莫不要以善小而不为,以恶小而为之。在检验真理的同时,才能更真切地了解自己,明白自己心中所念所想,从而做到“知行合一”。

吾心即道 

王阳明学心最大的优势就是“心外无物”,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或者说一个通过不断“致良知”、知行合一而达到“内心强大”的人,对世界的掌控是无以伦比的,至少,对自己的个人的世界的掌控能力,是一般人望尘莫及的。

这种“内心强大”也可以成为自己的道。当你能掌握好自己,能悟心之所想,并能做到“知行合一”之时,道也就完成了。坚守心中大道为行事准则,无论结果如何,不曾虚度年华,不负漫漫光阴,忠于自己内心的声音,于自己生命的里程中,也是一种胜利。

真正的掌控好自己,很难,想要做到“知行合一”,不易。若哪天真的做到了,不也就无敌了?想想看连自己都战胜了,还有什么可怕的?还有什么是不能坚持去完成的?

每个人对于人生的感悟都不相同,同样行事准则也不同。心之所想,心之所向,便是自己的行事准则,也就是自己的道。而圣人之道原本就存于每个人心中,故不必向心外去求什么,“吾心即道”,求理于吾心,就是“圣人之道”。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