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为学是一种修行

2017-11-02 eNet&Ciweek/华玉

近来有幸欣赏到梁漱溟先生的手稿墨迹,感慨颇多。虽作为外行,不便加以评说,但也能够真切感受到“清雅恬淡而又坚挺绵密”这一书法界有人对其行书的评说。虽然先生曾说:“我夙无临池功夫。”作为个人生命的一种痕迹,手稿墨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的为学之道、性格与人品,也是不争的事实。作为20世纪中国独具风骨及知行合一的思想家,梁漱溟先生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为学之道更是给后人以深刻的启迪。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为学,困难的事情会变得简单,生命也会变得更为有意义。它既是向外界学习获得真知,也是通过自身的思考、实践、感悟,提升自己生命价值的过程。

 看三位儒家宗师的为学之道

提及为学之道,不得不说的是孔子、孟子、荀子这三位儒家最重要的宗师。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论语》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些摘自《论语》的名句生动地展示了孔子的为学之道。

作为大教育家的“亚圣”孟子的《孟子·尽心上》中,最早出现了“教育”一词。“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孟子对孔子非常推崇,他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整套思想体系。孔子一生至爱的“学习”与“教育”,自然也是孟子乐于做的两件事。

荀子的《荀子》 一书,开首第一篇文章即为《劝学》,而《劝学》的第一句话即:“君子曰:学不可以已。”以此来劝告世人,一定要不断地学习,活到老学到老。此外,荀子还提到了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慢功夫学习。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个积累的过程。学习也应该从做一个有知识的人开始,到成为圣人方为终结。

 由此可知,在我国古圣贤的眼中,知与行向来合一,为学之道实际上就是为人之道及修身之道,是不可须臾离也的生命实践。 

学以致用才是真功夫

王阳明先生曾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

《中庸》中也曾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如此看来,真正的为学之道不是学习而不假思索,而是真正的学有所得。读书虽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举动,但“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习近平同志在

《求知善读,贵耳重目》中也曾说:“一方面,读书要用“巧力”,读得巧,读得实,读得深,懂得取舍,注重思考,不做书呆子,不让有害信息填充我们的头脑;另一方面,也不能把读书看得太容易,不求甚解,囫囵吞枣,抓不住实质,把握不住精髓。”

如此,读有所得,学以致用,才是真功夫。

结语

正如,“天下没有白痴的午餐”这篇文章所提及的那样,听起来吃外卖简直是一种当代修行。其实,为学也是一种修行,而且是受益终生的修行。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