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读懂自己,读懂他人

2019-01-07 eNet&Ciweek/少林

读《皮囊》之前,我是带着好奇去的。读之前在百度百科上查了蔡崇达的资料,1982年出生比我大了整整十岁,我在感叹,十年之后,不说是写本书出来,我能不能在“不惑”的年纪,触摸过生活之后多些带有温度的感叹,且对三十年的过往多些坦然。事不凑巧,就像他在结尾引用马塞尔·普鲁特斯的话一样,“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没有在同样的生活中体验过,终究难理解他心中千回百转的情愫。

关于“看不见的父亲”。我想,我也是不曾感到父爱温情的那一个,或者说父爱从来都不靠温情传递。父亲永远是我最熟悉又最陌生的人,他的故事我都知道,我的故事他都明白,我们之间就是靠着“父子”间那一句简短的称呼在交流着情感讯息。就是如此,父亲在心中自然有千斤的重量,不能逾越更不能割舍,只有在相见和离别时,慈祥的笑脸和日渐驼下的背影,传承着普通家庭的父爱如山。

关于“发小的殊途殊途归”。纵使我们在同样的环境中生活了十几年,但是童年时期一起打闹的岁月终究只能是回忆,很少能成为一直无话不谈的朋友,毕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几年,大都是我们在不同的环境中度过,当我们需要靠价值观主导生活的时候,好多朋友成了泛泛之交,这无关友谊的质量,只是大家更愿意和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人处在一起,免得被相互的不理解搞的尴尬。

就像蔡崇达对厚朴说的那样,在蔡崇达眼里,有着记者身份,经历过、见识过很多故事的他觉得我们脑海里向往的世界是要靠千万次不懈的努力甚至是卑微的隐忍获得的,厚朴是个不曾体验过那么多生活的人,或者是说他想象的世界本就是他见识和知识所能构建起来的全部,只是缺少了成功的契机,如果他见王子怡家长时穿的是一身得体的衣服,故事是不就会不一样,而不是作者感觉得到命中注定。写到最后,蔡写到了“人各有异,才组成了丰富的世界”,“理解他人是最大的善举……这世界最美的风景,是一个个活出各自模样和体系的人”,人生而有模有样,谁的生活又不是遵循着自己规则?

另一点是我们“脆弱”的内心。“农村娃”生命不能承受之轻在于“孝”,不能承受之重在于“不甘心”,终究我们要在这种“无力”中龃龉前行。“北上广的故事”不但是个经济名词,更成为了社会学、伦理学以及古老中国传统“家”文化中不能缺少的一部分。经历着这个时代,我们自愿或被动的都要书写这个时代的历史,它的每一个分支都是我们生活的“体系”。无论是面对工作、面对生活、面对亲人朋友的生老病死和父母的苦口婆心,无力和不知所措或者是心有千斤重量,找不到支点的无奈终究是我们二三十岁人经历最多的剧本。生活和时间会让我们找到最好的平衡点,你也可以给“奋斗”历程安排各式各样的剧情。可能生活本该叫人为难。

“可能最离奇的理想所需要的建筑素材就是一个个庸常而枯燥的努力”,我们总爱说这样的话,但是没每人告诉我们什么叫做“离奇的理想”。写作和阅读就是这样,像医生在解剖自己,看见自己了解别人,看见别人读懂了自己。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