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谈书法与中庸之道

2019-01-07 eNet&Ciweek/弘毅

中庸作为儒家的核心思想,从春秋到两宋、再到现代,已经贯穿中国历史两千多年,而中庸的思想也深深的影响着中国人的审美。书法作为中国文化之精髓,从笔画到结构、技巧,更是处处体现着中庸思想所带来的影响。

如果从甲骨文算起,中国的书写文化已经有四千多年历史,可以说书写的文化要远远长于中庸文化。想到这里,忽然产生一个神奇的想法:如果说现在的书法处处深谙中庸之道的话,那么在春秋战国时期,法家、墨家、阴阳家、农家,那些信奉诸子百家的学着们是否也在用着自己的信仰来书写属于自家的书法之道呢?可惜历史并没有给与他们流传下来的机会。

书伦家蔡邕曾经说过:“为笔软则奇怪生焉。”毛笔运笔常以中锋为主,笔锋在点画中间运行为中锋用笔的特点。由此写出的书法笔画饱满,线条圆润,内含而又不失厚重感。中庸之道的多样与统一在每一笔的书写中都可体现出来。

我想在众多字体当中,一向强调对称、中正的隶书最能体现中庸思想里的“中和之美”。如果追溯隶书的起源,最早出现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西汉时期。儒学重视“和”、讲求礼仪、提倡积极文化,这一时期的隶书正是在儒家文化的推动下逐渐走向成熟。汉朝流传至今的书法作品虽已鲜于人世,但只要参观一些汉朝的碑文石刻,即使向我这样的门外汉仍能感受到其劲挺古朴的稳重之气。

虽远远无法与后世的书法作品相比较,但联想到当时的文化气氛,或许这种不加修饰的古朴之美似乎更加符合儒家严谨、中和的文化诉求。

然而中国的书法文化也并不全都符合儒家的中庸之道,大名鼎鼎的宋徽宗赵佶和其独创的瘦金体可以说是千百年来中国书法界中的一朵奇葩。关于宋徽宗,有人将他与后唐李煜相提并论,有人对其在书画上的造诣推崇之至。而对于我而言,赵佶这个人,你可以说他昏,但绝不能说他庸,因为庸人是绝对无法取得这样的艺术成就的。

瘦金体,其运笔灵动快捷,笔迹瘦劲又不失其肉,完全有别于传统隶楷的书写体系,个性极为强烈。联想到宋徽宗的生平事迹,真可谓字如其人!不过如此自成一派的书写体系并没有在后世广为流传,一方面源于极高的书写门槛,而另一方面,其过于霸道的笔锋与一向提倡藏锋内敛的儒家文化格格不入,甚至一度引后世儒生为不耻。

其实无论书法或是绘画、音乐,必然会受到当时价值体系的影响,即使如舒伯特、梵高之天才,仍然因无人赏识而郁郁而终。曾备受世人所不齿的瘦金体在处处追求个性的当下社会,也不乏欣赏之人。不过毫无疑问,中庸之道仍是当今书法界的绝对主流,并且将和这个民族一起永远流传下去。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