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坚持不一定有收获,但逃避一定得不到救赎

2019-01-10 eNet&Ciweek/木良

还在整天追着周杰伦、林俊杰打转的年纪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完了《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从那以后,我单纯地相信电影能带给我一种新的感受——幸福,尤其是安迪从下水道中爬出来,重见光明的那一瞬间。

这部电影是没有爱情元素的,主人公安迪进入监狱后就没有任何主观表达和叙述,一直以一种别人口述的方式存在着。

故事发生在1947年,银行家安迪被指控枪杀了妻子及其情人,被判处无期徒刑。由于安迪精通财务制度方面的知识,很快便摆脱了狱中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其它囚犯的骚扰。后来,安迪甚至开始为越来越多的狱警处理税务问题,甚至孩子的升学问题也来向他请教,同时安迪也逐步成为肖恩克监狱长沃登洗黑钱的重要工具。

20年,安迪每天都在用那把小鹤嘴锄挖洞,然后用海报将洞口遮住。安迪出狱后,领走了部分监狱长存的黑钱,并告发了监狱长贪污受贿的真相。监狱长在自己存小账本的保险柜里见到的是安迪留下的一本圣经,第一页写到“得救之道,就在其中”,另外圣经里边还有个挖空的部分,用来藏挖洞的鹤嘴锄。

这部影片的经典桥段太多,不同的人看同样的影片可能都有不同的感受。对我来说,这部影片给人最深的感受就是:才华和毅力,是任何人在任何境况下得到自由的最佳途径。首先安迪的才华甚至开始让监狱长都依赖他;毅力,则是当他知道自己永远不可能出狱的情况下,蛰伏20年挖隧道,并忍受地下水管的恶臭逃出监狱的决绝。

当然,整部影片发人深思的片段绝不仅限与主人公的经历。监狱图书管理员老布被囚禁了大半生以后终于获得了自由,然而他在自由的世界中却不知所措,无时无刻不想回到那个剥夺他自由却让他习惯了的肖申克监狱,最后他终于上吊自杀了。一开始憎恨它剥夺了你的自由,接着你会慢慢的习惯它、熟悉它,最后你会离不开它,离开它你将像老布一样不知所措。

在我看来,人生的过程就像一个摆脱体制化的过程。职场中很多时候被划分为体制内和体制外两种,体制外的人虽然常常将“自由”、“新鲜感”、“独立人格”挂在嘴边,可实际真正愿意做体制外的人还是很少的。一线城市的人经常因为焦虑想要逃离,将考事业编制看作救命稻草。

“体制”就像一堵墙,墙外的人想进来,墙内的人想出去。我们要逃离的不是我们身处的那个单位或职业,而是我们内心中无数的“监狱”。

一篇很火的文章《辞职旅行,根本治不好你的人生迷茫》戳中了很多人内心的痛点。辞职旅行其实只是一种逃离方式,它同样需要你承担责任、经受焦虑孤独以及回归后的脱节。以前心里挂着的总是“诗和远方”,但当下解决不了的事情,远方依然解决不了。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