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姜奇平:以INTER为本质的NET

2003-03-14 eNet&Ciweek

  3月12日,我在“博客中国”上看到了一个新名词――“社会软件”(Social Software)。社会软件又叫“社会件”,它是Clay Shirky3月9日在“网络、经济与文化”邮件列表中首次提出的说法。在此之前,我听说过类似的说法有"湿件"(wetware)和"人件"(peopleware)。把它们串起来,我发现有些重要的共同点:第一,它们的存在方式,都是“湿”的。意思是只能存在于“活”着的人之间,存在于人的“活”性之中。第二,它们很接近于哲学上说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后现代性的核心;而社会软件,人件和湿件,为主体间性提供了一种现实的表现形式。

  假设,社会软件,人件和湿件,如它们的发明者声言的那样,代表着未来价值发展方向,我们就可以做一个更大胆的假设:未来社会是湿的。

  湿件为什么是湿的

  湿是很具体的,但是说未来是湿的,就显得很抽象了。直接给这样一个“湿”下个定义,很难找到合适的词,似乎它只可理会不可言传。那我们换个说法试试,看看湿不是什么,或者,什么是干的呢?拿湿件来说,把它变干后,就变成软件了。湿件在去掉了生命力成分后,就晒干成软件了。从这个意义上说,软件是湿件的尸体,是木乃伊化的湿件。

  不好,我们又遇到一个新词――湿件。我还得先介绍湿件是什么。去年,梁光严在《环球企业家》发表的《超越软件:"湿件"与"人件"》中,对湿件的来历做过如下解释:

  湿件这个概念的流行,首先要归功于鲁迪•卢克(Rudy Rucker)三卷本系列科幻小说《软件》、《湿件》和《自由件》中1988年出版的第二卷《湿件》。它讲述了一个由人类创造出来的有感觉能力的肉身机器人(meatboppers)如何反过来控制和改变人类的故事,对人类脑力(湿件)与带有编码化知识(软件)的机器人(硬件)的结合最终可能摆脱人类的控制并影响人类进化的前景,作了大胆的想象。

  湿件后来成为新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术语。新经济增长理论把知识分为"软件"和"湿件"两种类型。"软件"也称"思想"(ideas),是编码化的、储存在人脑之外(如书籍、磁盘、录音录象带等)的知识;"湿件"也称"技能"(skills)或"只可意会的知识"(tacit knowledge),是储存于人脑之中、无法与拥有它的人分离的知识,包括能力、才干、信念(convictions)等等。

  顺带提一下,和湿件类似的概念是“人件”。"人件"一词,是马科(Tom de Marco)和李斯特(Timothy Lister)1987年合写的《人件:富有成果的项目和团队》一书中的术语,指与计算机互动的人的条件。在管理学界,该书已是关于"人件"理论的经典之作。

  新经济增长理论对于软件和湿件的区别,有那么点意思,但还不能让人满意。软件和湿件的区别,让我还是用一个例子来说明。王志东最初是中文之星软件的主创者,他去新浪时,原公司要求他把所有源代码甚至垃圾筐中的纸片,都留下来。这种干的东西,我们叫作软件。但王志东借以生产软件的创造性、创意等更本原的东西,存在于大脑之中,存在于大脑的“液体状态”,是带不走的,我们把这样的东西叫湿件。

  我们概括一下,湿的东西,是具有活的特征、生命特征的东西。用湿的方式生产知识,是知识生产的本原性的方式;而在湿的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干”货,也就是可以言传的(可用概念固化的)、可以外传的(可用纸张、磁盘等介质固化的)的知识,是从本原性的东西中,派生出来的寄生形式。

  社会件为什么是湿的

  我们回到本来的话题――社会件。

  湿件是湿的,并不能直接说明社会件也是湿的。因为湿件的湿,是生理的;社会件的湿是社会的。要证明社会件是湿的,须得证明有一种社会性的“湿”存在。它存在吗?

  先说什么是社会件。按Clay Shirky的说法,社会件是指支持成组通讯的软件(Social software, software that supports group communications),它包括电子邮件、聊天室、博客、开放源代码等等聚集人气的地方,不如说,它是一个协同合作的工作空间(a collaborative workspace)。

  社会件显然也是湿的,这至少有三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与软件不同,社会件的价值不在于技术,而在人本身。

  正如Clay Shirky说的:“我们在历史上高估了计算机联网的价值,而低估了社会联网的价值,所以我们花了过多的时间用在解决技术问题上,而不是用在解决使用软件的人群的社会问题上。”

  人们只知技术互联网,即INTERNET,而忽视了社会互联网,即社会资本。社会件关注的,是团队体验。如Clay Shirky说的:一个更有效的问题可能是“我们如何能验证好的团队体验?”即,关心大家呆在一起,感觉好不好,而不是问大家呆在一起,线路通不通。这才是回到事物本身,即“回到了”互联网的“本身”上来。

  第二个理由,好的社会件,做的是筑巢引凤的工作。

  社会件的特征是,社会件的价值,不是由它们的软件决定的,而是由在其中活动的湿件的水平决定的。湿件是凤,软件是巢。巢的价值,决定于里边是什么鸟。比如,斗牛士是一个好的巢,博客中国也是一个好的巢。说它们好,除了这两个巢本身好以外,更主要是决定于栖息于这个生态环境中的鸟唱得如何。

  鸟是湿的,巢当然就是为湿的东西而存在的,你就不能简单说巢是干的,除非它变成了石头筐。

  第三个理由,也是最深层的理由在于,社会件存在于社会经络(主体间性)之中。

  湿的东西与干的东西,或者说活的东西与死的东西,最大的区别在哪里?我认为不在节点,而在网络,也就是在节点与节点之间的中途联接上。

  中国人把社会关系上的湿,叫作关系,古代人把它叫做仁。西方现代人也有一个说法,就是哈贝马斯说的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的意思,不是强调作为节点的主体个人的价值,也不是与节点对立的整体本身,而是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这个“间”的价值。这个“间”,就是我们IT人常说的TCP/IP,就是INTERNET中的那个INTER。主体间性,就是以INTER为本质的NET。所谓湿,就是指INTER。

  为什么INTER是湿的,而不是干的呢?如果懂中医理论,就好理解了。中医说的经络和气就是这种存在于INTER状态的东西。经络和气,既不是存在脖子上,也不是存在于脚脖子上,而是存在于从脖子到脚脖子“INTER”的全身联系之中。人的经络和气一断,人就由湿变干,由活变死。从这个意义上说,死的本质是干,活的本质是湿。一说这人象木乃伊,意思是说他离死不远了;一说这人水灵灵的,就是说她有活力。将来到了网上,我们可以别这么俗,我们可以换个说法,比如说:

  这个美眉,好INTER呀。

  社会为什么可以是湿的

  说未来社会是湿的,当然不是指南极融化,海平面上升,人类都变成了鱼。前苏联故事片《办公室的故事》中有段精彩对白,比较接近本意:女上司严厉地质问男主角:“你说我干巴巴的?”男主角吓得摇手说:“不,正相反,你湿呼呼的。”

  这个社会,如何不是干巴巴的,而是湿呼呼的?意思是社会如何成为更有人性的,更有人情味的?互联网的终极意义,社会件的终极意义,就在于解决这个问题。

  人们往往有一个错觉,就是以为发明互联网,就是为了让这个世界更技术化,更干巴巴。其实正好相反,籍由社会件,我们可以看出,互联网的人文含义,就是让世界变得湿呼呼的,或很俗地说,让世界充满爱。

  这个爱,在形式上,可能并不温情脉脉,相反,可能又打又骂的(所谓“打是亲,骂是爱”)。但它的本质,是人的复归,而不是人的疏远。当人们用社会件联系在一起时,没有谁强迫谁非呆在一起,不愿意了可以另外找别的人去结合。所以呆在一起的动力,本质上一定是爱,而不是恨。

  直到今天,人们才悟出,互联网的本质是社会件。这是一种迟到的觉悟。以社会件为本质的互联网,应理解为是对西方启蒙运动的反思,是人类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对启蒙运动的现代性精神进行了几十年连串反思的结论阶段和收获季节的第一个果实。

  为什么这么说?

  自伏尔泰以来,西方启蒙运动理性的本质,就是反对INTER性,以恢复个人的主体性。把湿的人,变成干的人。把生物的人,变成数学的人。这本来是对的,因为压抑个人自由的自然经济,刚给人类带来挥之不去的恶梦。启蒙运动提倡理性,当然是一种历史进步。

  但如果理性走向另一个极端,到了反对主体性间性存在的程度,人类就会走向另一个恶梦。这就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原因。因为第二次浪潮中全人类的主流观点认为,人的本质,现代性的本质,就是与他人对立的理性,而不是仁,不是INTER,不是社会件这种方向的东西。

  “社会件”这个词,在中国,到今天晚上为止,在网上只出现过12次,其中一次是谈昆虫的:

  “蚂蚁是社会件的昆虫,它们有着严密的组织,严格的分工,依靠集体的力量克服了严酷的大自然带给它们的大数灾难和危险,顽强地生存、繁衍,以至成为动物界鼎盛的‘蚂蚁王国’。因此,它们可称得上是‘种内互助’的典范”。

  “蚂蚁是社会件的昆虫”,这我是第一次听说。细细想来,蚂蚁这种“社会件”,表现的就是主体间性。它说明,社会件,并不是一种外在于自然本性的东西,而是一切湿的东西中,自然而然存在的倾向(当然只是一个片面的倾向)。绝对排斥这种倾向,而走向另一个极端,人类就会充满“无缘无故”的恨。比如,一个美国人,会“无缘无故”地恨一个跟他没什么关系的伊拉克人。不为什么,就是因为他需要恨。他的本质中,存在着一种以恨为本质的“人性”。“恨”这种理性饿了,它要吃人。喂养并茁壮这种恨的食物,是石油,金融和军事。比如,军火商会说,为什么要打仗?不杀人,怎么试验得出我的杀人工具好不好;不要问他有什么罪,他被杀就是他有罪的证据;不杀(和平)的本质,就是杀。相信这种逻辑的人,一定认为这世界的本质是干的,是死亡。

  西方工业理性在带来伟大进步的同时,正越来越多地把它的黑暗面暴露出来。它把人性中的洪水制服了,却又带来了人性的沙漠。所以,未来需要中和一下:让未来多一点绿色,让未来多一分潮湿。所以,我们不想让软件向原子弹的方向发展,而希望它向社会件的方向成长。

  “知识”分子相信,这世界的本质,是湿的,是INTER性。INTERNET的本质,并不在NET,而在INTER。这就是站在互联网立场上,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性反思。

  第三次世界大战马上就要到了,如果连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教训还总结不好,人就成白吃干饭的了。

相关频道: eNews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