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et硅谷动力专稿】在进行IT年终盘点,收集资料时,碰到一件事:2003年的手机本来很火,是信息产业全年的一个亮点,产销两旺,但发现有媒体误判形势,说手机市场疲态尽现,库存大量积压,给人们传递了误导性信息。媒体出现误判,难以避免,专家还出错呢,这里无意指责人家。重要的是发现错误,改正过来。所以,这里指出问题来,主要是为了纠正一下,以使人们得到正确信息。
错误信息谈到,今年手机存在大量库存,“库存总量已达3500万台”,这纯属子虚乌有,不知消息从何而来。事实是,今年我国主要电子产品产销衔接较好,全行业产销率为98%。其中移动通信手机继续保持快速增长,1-10月产销增幅分别达到49%、48.4%,只有5%左右库存。错误信息把库存夸大了十五六倍之多。
基于不可靠的数据,错误信息把形势判断反了,认为今年手机厂家效益不好。事实是,今年手机产业快速增长,经济效益不断上升,37家生产企业绝大多数处于较好水平,比电视机好多了。
由于前提错了,据此所做各项推论,自然与事实越离越远。与错误信息相反,今年国产手机发展迅速,市场份额不断提高,占有率55.7%,第一次取代外国厂商,占据半壁江山,成为手机发展多年来突出的一个成绩。名牌手机迈出了一大步,波导、康佳、TCL进入前十,与外国厂商进入分庭抗礼阶段。在价格激烈竞争的同时,技术升级也在快速进行。CDMA手机市场处于高速成长期,产销增长保持较快速度。
分析错误信息产生的原因,估计是把产能和产量混为一谈了,所以得出“剩余的1亿多台都要在国内市场消化”的关键错误推论,扣除信息产业部预测的今年需求量5000万至7000万台之间(这倒是很准,实际是6100万左右),得出了3500万台库存的荒谬结论。由此得到一个教训:媒体不能把推理直接当事实。
抛开这个莫名其妙的事情不说,根据权威人士分析判断,我国手机近期发展的特点大致可以概括如下:第一,到今年为止,大势仍是良性的。包括专家在内前一段认为“手机不行了”的形势没有出现。第二,运营商“捆绑”销售值得注意。下一步,手机销售将从与最终用户打交道,变为与运营商打交道。第三,象厦新那样靠一款手机发财不可能了。新业务的开发和手机功能的不断增加,将促进产品更新换代的加快,形成新的市场空间。第四,国内市场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是农民收入可以提高多少,可以形成多少有效需求;第五,出口退税降低4个百分点后,可能对手机出口产生负面影响(去年涉及出口退税额约55亿元人民币)。
总的来看,当手机市场规模大到一定程度后,将从以前那种爆涨,转为稳步增长。(文/姜奇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