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2015互联网医疗平台公司Top100

2015-09-30 eNet&Ciweek/晓月

人们都关注“雾霾”,尤其是北京的朋友。而且其中缘由,则是人们思维的转变,开始关注健康,从“得病再就医”到“个人健康的预防/监测”。借由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结合现有医疗条件,兴建了许多医疗服务平台。大致可以认为:①依托知名医院建立服务平台,如:门诊挂号、信息查询等;②自建智慧平台进行健康数据采集、分析,如:可穿戴设备、智能硬件,手机APP;③依托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借由互联网在智能硬件、服务平台、数据分析、线上咨询/问诊、对接医疗平台等方面的发展呈现多元化,共同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服务。下面不妨看看《互联网周刊》收集整理的的数据:

医疗平台100.jpg

由此可见,在“互联网+医疗”中,有的传统企业开始向互联网战略转型,有的企业开始研发智能硬件,像服务解决提供商也开始针对医疗行业的云服务、大数据开展业务。固有的传统医疗模式发生内在的变革,未来人们足不出户,即可在家门口享受“世界级”医疗健康服务。 

然而这个仅仅是个开始,国内互联网医疗尚不成熟。据国家卫生部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但医疗资源仅占世界医疗资源的2%。医疗资源的缺少以及优质医疗资源的过度集中无法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 

流量时代,互联网医疗平台却靠不了流量 

医疗不是软需求,用户不会被广告吸引去,口号喊得响,最终还是看疗效。严格来讲,互联网时代,流量对医疗的导向并不占决定性因素。比如现在颇具人气的春雨和丁香园,如果单纯的作为互联网企业,靠人气(流量)很快就能转化为现金,就像天猫一样。然是实际并不是这样,春雨有医生很多,而且回答问题有补贴,但补贴吸引不了好医生,好医生不在乎这些补贴,也没有精力做这些。没有好医生也就难以吸引病人,粘不住用户,平台的流量就不能转化。 

归根结底,医疗脱不开重资产,纯粹的互联网医疗只能浮在面上,要转化流量,仍逃不开线下服务。如果未来能把医病、健康服务和卖药(处方药)联系起来,以及远程医疗的推进,或许真正可以把流量转化为收入。 

互联网是技术、手段 

互联网的定位应该是技术、手段,为医生和病人服务。在医疗过程中,“人”才是决定性因素。作为技术保证和辅助手段,互联网对医学有很大的帮助(效率、信息共享等方面)。以远程会诊为例,移动医疗技术提高了医疗的效率。乡镇卫生院在远程医疗技术的帮助下,通过网络获取上级医院的帮助,但根本的医疗支持还是靠医生之间的交流。医学是操作性很强的学科,目前来看网络技术尚不能取代人的作用。 

互联网技术为病人搭建了一个好的就医条件和平台,使他们能更加方便地获得帮助。传统模式的挂号必须要到医院窗口排队,在诊室里见到医生本人。现在,通过互联网,患者可以方便地与医生沟通,甚至通过手机便可解决挂号,缴费等一系列问题。 

未来将更好,但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以人为本”。

相关频道: eNews 排行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