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前一阵开车上路,偶见一辆车上写着 “预见性驾驶培训”,再次观察确认这就是一辆陪练车,如果驾驶员可以预见到前方的情况,比如:前方车辆紧急刹车、紧急变道;道路的急拐弯、变窄等等,那开车自然会安全。
早上吃早点,我从自制的山楂果酱中挖出一勺,抹在面包,大口吃起来,突然牙被一个硬硬的东西硌到,拿出一看,原来是一个山楂核。因为没有想到果酱中会有核,让我偿到了苦果。
我相信生活中很多事情是可以预见到的。比如说:死。但是似乎我们都不愿意面对。
季路问孔子有关人死后灵魂的问题,孔子说:“不知生,焉知死。”大致意思是,尚未知生,何能知死,欲知死后的状况,应当先知生前的状况。
对于生死,佛在《三世因果经》说:“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若问来世果,今生作者是。”大致意思就是:如要知道自己前世的所作所为,可以从今生所处地域(比如:北美洲和非洲的区别),身体状况、财富等,反推出自己之前的思想、语言、行为的善恶因来。同理,若想要知道自己来生的身体状况、财富、所处地域,那这一生的所做、所思、所言,就会决定来生的去处。
“是日已过,命亦随减,如少水鱼,斯有何乐,当勤精进,如救头燃,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普贤菩萨这样警告提醒我们,时间不断在流逝,要把握好每一分、每一秒。既然知道我们现在做什么?想什么?说什么?会决定我们将来过的日子。那在这有限的日子里,我们就要过更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