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刷脸”只是开始,机器一直在努力

2017-10-25 eNet&Ciweek/斑马

2017人脸识别技术企业排行榜TOP20.jpg

用脸纹代替指纹来证明“我是谁”

人脸验证(Face Verification)和人脸识别(Face Recognition)已经逐渐渗透到日常生活中。

北京师范大学一栋女生宿舍上线了“人脸识别系统”,尽管目前机器处在调试状态,但校方肯定这一系统对于保障宿舍安全的有效性;某地肯德基已经将“微笑支付”变为现实;在金融领域,招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已经上线了ATM“刷脸取款”;北京天坛公园安装了“人脸识别厕纸机”,它可以自动放出长度约60厘米的纸,目的是为了节省厕纸;而刚刚发布的iPhoneX将FaceID引入了现代人生活中无法逃离的手机,并试图借此技术来巩固自身的科技实力……

可见,“脸”正在成为个人身份的凭据。莱布尼兹曾说:“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对人工智能而言,它正在以强大的学习能力和精妙的算法来给予每个个体独一无二身份属性的确认。

就生活而言,通过“刷脸”来确认身份将极大地降低成本、提升效率。设想,如果地铁、飞机等安检可通过刷脸完成,将节省多少时间!

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的一类,正在朝向学术研究与产业应用的结合

人脸识别其实是生物识别中的一类,其它还包括指纹识别、虹膜识别、声纹识别、步态识别等等。人体是复杂庞大的系统,具有超出人类想象的丰富特征,而基于大量的数据和对算法的设计,机器的识别能力正变得越来越精准。

就人脸识别的应用而言,目前有两种模式:第一是1比1的人脸验证,也就是将人脸图像与数据库中的图像进行比对;第二是1比N的人脸搜索,也就是要在N张照片中搜索出最相符的那一张。提高人脸识别的速度与精准度是其应有之义,而它所面临的难度在于: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的身体自然地会发生一些变化,近来便有人调侃整容之后iPhoneX还能否正常开机,同时复杂的背景环境也会影响识别能力。

各大学术研究机构或者研发型公司正在不断试验、提升自身的人脸识别技能,他们会在重要的国际性赛事中证明自己的能力。目前国内外研究团体主要关注的赛事有:马萨诸塞州大学建立的LFW(Labeled Faces in the Wild,可用于评测非约束条件下的人脸识别算法性能)和FDDB(Face Detection Data Set and Benchmark,为来自全世界的研究者提供的标准的人脸检测评测平台);华盛顿大学发布并维护的公开人脸数据集MegaFace;由美国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家通过模拟人类识别系统而建立的ImageNet,相应的是计算机视觉大赛ILSVRC(ImageNet Large Scale Visual Recognition Competition);美国国家标准技术局NIST(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也推出了与产业更相关的FRVT(Face Recognition Vendor Test)来为供应商提供人脸识别测试。

同时,微软也推出了包括大规模人脸识别竞赛(Hard Set/Random Set)和小样本学习(Low-Shot Learning)竞赛。无限制类(Random Set)是指可以利用外部数据,它更多的是对数据和算法的综合比拼;而有限制类(Hard Set)则是单纯算法的比拼。在百万名人识别子命题有限制类中比赛中,北京猎户星空科技有限公司获得了第一名。

人脸识别的进步与大数据、机器算法是紧密相关的,它的进步就是人工智能的进步,将为人类社会带来更多可能。

国内人脸识别技术正在实现大范围的应用

人脸识别技术有三大技术点:人脸检测、跟踪、关键点定位及活体识别;人脸对比验证;人脸查找。通过人脸对比,机器能够判断两张照片是否为同一个人,在验证注册者的身份时非常的方便快捷,如金融领域的在线身份认证、酒店check-in、会员认证或追踪走失儿童等方面都可以发挥其价值。人脸查找仿佛就是“在人群中一眼就认出了你”,可用在智能相册中人脸的自动聚合等方面。

人脸识别不但用于身份验证、娱乐应用,实现体验好、耗时短、秒级验证和成本低等效果,还可用于公共场所的监控摄像头,助力治安、防暴等任务。

例如,阿里妈妈直通车和钻展中的明星代言商品具有非常好的广告效果,用户认为明星代言更可靠,相应地用户去点击的可能性更高。但是,有些商家冒用明星图像代言来争取流量,不仅违反法律,也给公司造成了多种风险。之前,阿里妈妈采用人工排查的方式,风险覆盖面和准确率较低,同时人工成本极高。而借助人脸识别算法,排查可以自动完成,且效率提升、成本降低。

作为老牌的专注于识别的企业,汉王科技已助力银川市政府应用生物识别技术打造智慧政务平台;在公安刑侦、追逃领域实现了大量应用;技术授权已与华硕、海尔、长虹、海信、平安银行等达成合作,并推广应用到智能家电、笔记本、移动终端等应用平台。

基于对技术的审慎态度,安全问题值得关注

从一开始,人们对于人脸识别的安全性就抱有怀疑,因为难免有人会通过照片或3D仿真面具等方式进行欺骗。

来自经济学人的一篇文章《无处躲藏》也提到:“脸孔是公开的,但低成本、快速、大量地记录、存储和分析人脸图像的能力,终有一天会带来隐私、公平和信任等观念的根本性改变。”

未来,人脸识别将不仅仅限于证明身份,机器将能够读取更多的信息,包括心理状态、疾病可能、甚至性取向等。而当这些信息能够被轻易获得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会变得极度透明,甚至让人觉得窒息。这些情境在诸如《黑镜》和《1984》的艺术作品里已经有所描绘。

基于良善、让世界变得更好的意愿,人类借助科技力量来推动进步,但我们仍需审慎地看待科技带来的进步。

结语

2017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培育壮大包括人工智能在内的新兴产业。人脸识别作为人工智能的重要一环,召唤着人工智能时代的真正到来。

相关频道: eNews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