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智能安防100强

2018-06-20 eNet&Ciweek/九璋

智能安防100强
序号企业
1TCL商用信息科技
2爱啃萝卜机器人
3爱谱华顿
4安居宝
5安康银盾
6安威士
7保千里
8北京天大天科
9博云视觉
10昌恩智能
11辰安科技
12达实智能
13大华股份
14大立科技
15迪威讯
16东方网力
17东莞市宇瞳光学
18多伦科技
19福建星网锐捷
20福特科
21富瀚微电子
22高德红外
23高新兴
24格灵深瞳
25工大高新
26广电运通
27国科微电子
28海尔集团
29海康威视
30海鑫科金
31海云数据
32汉邦高科
33汉鼎宇佑
34杭州巨星科技
35杭州智诺科技
36航天长峰
37浩云科技
38华平股份
39华为
40慧锐通
41佳都科技
42捷尚视觉
43捷顺科技
44金三立
45金溢科技
46精华隆智慧感知科技
47科大讯飞
48科海电子
49快鱼电子
50旷视科技
51来邦科技
52蓝盾
53蓝色星际
54朗尼科
55立昂技术
56联建光电
57绿盟科技
58麦驰物联
59梅安森科技
60南亿科技
61普天宜通
62启明星辰
63千方科技
64人人智能
65赛为智能
66商汤科技
67尚易德
68深鉴科技
69深圳威富安防
70神思电子
71世纪瑞尔
72数字政通
73苏州科达
74天诚盛业
75天地伟业
76同为股份
77万集科技
78万佳安
79微创光电
80维冠视界
81欣博电子
82新疆熙菱信息
83亚安科技
84延华智能
85依图科技
86易华录
87银江股份
88悠络客
89宇视科技
90阅面科技
91云从科技
92振芯科技
93智慧眼
94中安消
95中德宏泰
96中电鑫龙
97中威电子
98中星电子
99中瀛鑫
100中远海科
2018《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选择排行
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研发投入比重加大

从安防智能化相关技术研发到现在,智能化在安防行业内的发展已有十余年。自2012年到2017年,我国安防行业总产值始终保持高增长态势,2017年我国安防市场规模已超过6000亿元,预计2018年将达到7452亿元。

在总产值呈高增长态势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都实现了营收增长。2017年,海康威视依旧蝉联营收榜第一位,营收增幅达到了31.19%之高,其市值也是独占鳌头,突破了4千亿元。6000亿元的大蛋糕,仅前三名就瓜分了一半,产业集中程度较高,市场“马太效应”显现,小型企业生存空间被压缩。

此外,研发投入的上升也成为诸多涉足安防企业的共同特征。大华在2017年发布了“全智能、全计算、全感知、全生态”的人工智能战略,研发投入17.89亿元,同比增长25.55%,占营收比重9.49%,研发人员逾6000人;而在宇视科技3000人的团队中,研发人员也占了近一半,并在杭州、深圳、西安、济南设有研发机构。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融合渗透下,加大研发投入将为安防企业开拓新的市场,带来新的机遇。

传统安防巨头与AI创企直面相对,各有千秋

无论是从技术需求还是市场规模来看,安防领域都无可厚非地成为人工智能实现完美落地的天然场景,加之安防是一个相对比较分散的个性化行业,这为许多新锐的科技公司入驻安防领域提供了较为舒适的土壤。AI创企们凭借算法上的先发优势,或是从安防监控智能分析的软件平台入手,或是从AI板卡/芯片的硬件平台切入,或是着眼于安防板卡领域。

然而,对于这些AI创企,安防领域也并非是一块好啃的骨头。大数据是进入人工智能的门票,而大数据收集竞争异常激烈,如火如荼。此外,海量数据的有效性不高,数据密集形成孤岛,也为AI创企跻身安防市场造成一定障碍。而传统的安防企业在该领域深耕多年,其对于行业的透彻理解、成熟的市场渠道、丰富的资源,包括数据的积累等等都是新贵们一时无法企及的。现在,传统企业在前沿技术与人工智能上的研发脚步也开始快速向前迈进。

目前,诸多涉足安防的企业在计算力和应用场景上的打法不同,在安防行业向人工智能技术不断靠拢的情况下,短期内的核心竞争力更多地体现在算法与数据上。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普及,算法优势的壁垒将逐渐被打破,最终趋于同质化。长期而言,应用场景和数据很有可能成为一决高下的主战场。

对于AI创企来讲,需要在占据技术优势的时候快速扑向市场、占领份额,在保持技术优势的同时进一步关注产品落地、工程交付,否则将很容易失去市场竞争力。对于传统安防企业而言,需要快速拥抱前沿技术,并凭借自身对安防行业的深度理解,进一步推出垂直行业的智能化解决方案。

未来,到底是谁的天下,还无法断言,对于双方而言,这无疑是一场拉锯战。

打通产业链,构建安防生态体系大格局

一千个观众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安防产业也是如此。在人工智能时代下,终端应用软件的个性化需求愈加凸显,厂商几乎不可能凭一己之力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ITC生态在安防行业已然开始落地生根,大量知名的感知设备、算法、解决方案供应商在同一平台上的聚合,各安防企业无法做到一枝独秀。

传统巨头从渠道出发充分发挥规模优势,与越来越多的新兴进阶安防企业进行融合。海康威视全面开放AICloud架构,打造面向产品和服务的两类生态圈,让更多算法在统一平台中为用户效力,让更多的团队便捷地开发出满足用户需求的应用;大华股份则围绕“全智能、全计算、全感知、全生态”全面发力,整合各行业业务需求,提供更具竞争力的智能化产品及方案,为以视频为核心的整个智慧物联生态圈赋能。

一个产业要想做到创新创造和可持续发展,健康的产业生态是必要条件。坐而论道应与身体力行并重,如今的安防企业需要的不再是供应商,而是能够深度合作,改变行业格局的共同体。将更多的产业链相互融合,进行多维度数据碰撞,最后实现跨界融合,形成一个大格局的智联生态系统,相信未来智能安防将为社会创造出指数级价值。

AI芯片领域暗流涌动,春天仍然遥远

AI产业化,芯片先行。芯片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安防系统的整体功能、技术指标、稳定性、能耗、成本等。可以说,对AI芯片的把控将为安防企业在安防监控市场中赢得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过去,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的一直是外国芯片,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宇视科技等在技术的诱逼下不得不接受来自英特尔、英伟达等的高价位芯片。如今,以华为海思为代表的国产芯片抢占了大量市场,国产芯片厂商逐渐成为安防产品的主流芯片供应商。而华为则依靠自主研发芯片的强大底气,使其安防产品线逐渐从后台走向前端。其它安防企业巨头不愿在芯片上受制于人,于是也开始对AI芯片表示出了强烈的兴趣。巨头海康威视便向国家发改委申请了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并默默地“孵化”和“扶持”着富瀚微电子。

芯片核心技术领域,看似波澜不惊,实则暗流涌动,安防企业向AI芯片的低调进军更是加速了这场革命的到来。然而,AI芯片如何在性能上与安防终端的智能化需求进行完美匹配,不断趋于成熟和稳定,最终实现规模化,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结语

在人工智能时代下,安防领域迎来了大好的发展前景,未来安防系统的性价比将不断提高,市场应用空间将不断增长。但挑战与机遇并存,从技术手段的不断革新到产品形态的成熟落地,仍是AI安防面临的难题,需细分深耕,逐步攻克。

无论智能安防领域如何竞争,如何发展,始终都应落到安防这块实地。

相关频道: eNews 排行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