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2019-01-07 eNet&Ciweek/艾依

白马寺,中国历史上第一座佛教寺庙,据传是东汉时期的汉明帝梦见全身金色的神人在殿前飞行,遂远征西域求法。高僧摄摩腾、竺法兰接受邀请,以白马驮着佛像和经卷来到洛阳。于是建立佛寺,命名为“白马寺”。

在《禅的行囊》中,作者比尔·波特提到一个现象,熙熙攘攘来到白马寺的多为慕名拜佛求签的游客,安葬摄摩腾和竺法兰的地方却一个人也没有。

这似乎已成为常态,一说起拜佛诵经想必就是有所求的,管他求学求子求姻缘,先找个寺庙拜了再说,但这显然并不是佛家立教的初衷。就如《六祖坛经》中的记载,达摩初化梁武帝,梁武帝问法达摩:“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对此六祖慧能有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便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前一阵子,一处城隍庙的对联在网络上迅速流传,上联:做事奸邪任尔焚香无益,下联:居心正直见吾不拜何妨。佛不曾要求人供养,不曾收任何香火钱,亦不求人跪拜,心诚之人甘愿供奉其左右,以此寄托对佛的敬畏与感怀。反倒是心中有杂念的人将一些不着边际的神通法力加持在佛的左右,假托求佛之名来求得内心私欲的满足。

在《禅的行囊》的封底,印着这样一段话:“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生命的起点一路跋涉而来,途中难免患得患失,背上的行囊也一日重似一日,令我们无法看清前面的方向。在这场漫长的旅行中,有些包袱一念之间便可放下,有些则或许背负经年,更有些竟至令人终其一生无法割舍。但所有这些,都不过是我们自己捏造出来的幻象罢了。”

当一件事情从刚开始的发自本心变成“有所求”时,这件事情也就不再纯粹了。两千年来传承的佛法本不应该成为人们许愿求签的功利之物,佛法就是佛法本身,人心也只应该是私心了无的初心。菩提向心觅,何劳向外求?六祖慧能在了悟后说的:“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却和《道德经》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如出一辙,所谓自性,就是心之本体,也就是道之所钟。

相关频道: eNews 读书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