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下的力量》的第七章中,最后一个小节的内容是“倾听的艺术”。我们生活中希望做一个好的倾听者,但这好像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作者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奇怪的观点:“当你倾听别人说话时,不仅要用你的大脑去聆听,还要用你的整个身体去聆听。……这会将你的注意力从思维中带走,并创造一个真正没有思维干扰的、便于真正倾听的宁静空间。这样你就会给予其他人空间——存在的空间。这是你可以给别人最珍贵的礼物。”
用身体去聆?这实在有些不着边际,毕竟人脑才是负责思考,主导人体活动的器官,不用脑怎么行?
后来,作者又说:“现实中,大部分人都不懂得如何去聆听,他们大部分注意力都被思维所占据。他们赋予思维的注意力比赋予别人说话内容的注意力要多得多,而对于真正重要的东西——别人话语和思维之下的存在却丝毫没有留意。”
读到这里才开始理解他的观点,原来他说的是要抛开强迫性思维的束缚,全身心地投入讲述者的世界中。
在《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也出现了相似的观点:“聆听”这个动作也是有层次之分的。从充耳不闻、装模作样、选择接受、聚精会神到移情聆听,共有五个层次。
在听别人讲话时,大多数人都在脑子里盘算着自己应该说什么,要如何应对对方,而不是真正的听对方在说什么、在如何说。很明显这是无益于沟通的,在人际关系方面最重要的原则就是知己知彼。首先寻求去了解对方,然后再争取让对方了解自己,才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想真正听懂别人的话,需要从对方的立场去了解问题。
实际上,人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通过语言、声音和语调传递的信息量是较少的,总共只有百分之四十,肢体语言则占到了百分之六十至多。所谓的“用身体聆听”,大概也就是这个意思。
就像平庸的业务员推销产品,杰出的业务员解决问题,满足需求。我们平时接到的推销电话中,他们总是开口就像一台复读机,恨不得一口气把产品的所有优点灌输给消费者。如果你不打断他,说不定产品手册都能说给你听。
这是最低效率的销售手法。买卖关系的来源是需求的产生,不了解需求就想卖货的就是连最基本的问题都没有搞清楚。小到一份豆浆油条、一件衣服,大到一套房产、一项投资。正常的交易肯定是在双方沟通到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达成的。
在这一章,作者还有一句话十分深刻:大部分的人际关系主要有思维互动组成,而不是人类之间的相互沟通和合一组成。
我们可以将这种思维比喻为各个独立工作的智慧系统。大学时学过一门很基础的通信原理课程,书中解释了没有思维的设备是如何进行有序交流的。两台机器在通信之前首先要发射一组“握手信号”,即发射方发出对接受方发出通知:“我要开始发送数据啦”,然后接收方回复:“我准备好了,你发吧。”握手之后,两台设备一收一发,开始有序的“沟通”。
秩序是数据成功传输的前提,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听别人讲述只是生活中面对的一个小小的点,这里的道理在其他地方也可以通用。我由此联想到李白的一句诗“钟鼓馔玉不足贵,请君为我倾耳听”。将进酒,将进酒,打算及时行乐的人何必在意银钱,尽情享受才能把“钟鼓馔玉”的价值最大化,才能感受到当下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