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2019综合银行排行

2020-03-03 eNet&Ciweek/米栏

2019年度综合银行战略领导力与核心竞争力排行
排名名称产品科技服务文化人才风控创新综合
1国家开发银行89.7592.5095.1491.0994.9690.2090.3692.00
2中国工商银行92.8994.0494.0991.8391.1290.3089.1791.92
3中国建设银行90.2193.5991.5692.0094.3092.7088.2091.79
4中国银行91.6593.5492.4390.5087.3890.9089.2590.81
5中国农业银行92.2492.1192.0788.8888.6390.4089.8090.59
6交通银行89.2090.1991.1388.2187.3889.9096.4390.35
7中国邮政储蓄银行89.5791.6991.5686.2791.1292.7087.4490.05
8招商银行88.8693.2489.5086.2189.7589.1081.7488.34
9兴业银行88.9589.6689.6086.3892.3687.3082.7588.14
10上海浦东发展银行89.5985.8990.6887.8183.6493.2084.2587.87
11中信银行88.8488.3789.6185.2792.3687.4082.5587.77
12中国民生银行88.8290.2989.4286.2689.7587.9079.4787.42
13中国光大银行88.4988.6788.9586.1290.1289.2078.0287.08
14平安银行88.5284.4488.9085.2288.6387.8079.3886.13
15华夏银行88.1185.4089.3183.3188.6385.8078.4385.57
2019《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选择排行
改革开放以来

从重建金融体系、实现金融宏观调控到全面展开金融部门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的金融改革走过了一条不平凡的发展之路。伴随着整体金融体制改革发展的步伐,中国商业银行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和规范,演绎着生机勃勃的改革篇章。

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国银行业已由单一银行,逐步发展成为多元化、多层次的银行业体系。同时,伴随着金融改革深化、移动支付冲击、国内外竞争加剧等因素,明晰并提高核心竞争力成为摆在各家商业银行面前的重要课题。

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于1990年,由美国两位著名的战略管理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尔(G.H.Hamel)提出。

按照最初定义,核心竞争力指企业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逐步建立起的竞争优势,是经过有效整合企业各方面的资源,所形成的知识和技能优势,突出强调了价值链上企业特定技术和生产方面的专有知识。

从商业银行的角度,其核心竞争力可以从外在与内里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外在方面

产品与服务是商业银行业务的核心。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银行业务正在进行着线上化、智能化的变革,众多传统银行纷纷布局手机银行、直销银行等业务。对于一款优质的互联网产品来说,场景、数据、流量是关键,利用高频的使用场景建设并嵌入金融服务,凭借快捷、全面、优质的线上服务与营销结合来吸引客户,快速引入并做大流量。

互动与生态则依赖于金融科技的发展与金融平台的搭建,千人千面的定制化服务与智能交互都将极大丰富用户的使用体验。未来手机银行的生态应当是集中式的社区模式,在平台化基础上,由手机银行搭台,总行与分行唱戏,构建客户经理与客户线上稳定联系,做到用场景获客,用服务聚客,用互动活客,用生态留客。

文化与技术

如果说产品与服务是银行对外形象的话,文化与技术则为银行提供了品牌效应与创新源泉。

企业文化不可拷贝,是银行在多年的经营中一步步摸索、沉淀出的企业价值观集合,是每一个最高领导人对其阶段性所领导的机构可以做出的最大的贡献,一家基业长青的企业一定离不开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内,以人本文化凝聚人,以机制文化激励人,以合规文化塑造人,不断吸引、培育与自身理念契合的优质人才;对外,以服务文化赢得口碑,以自身理念树立品牌调性,形成不可复制的差异化竞争能力;无论是对未来,还是对当下,无论是关于战略,还是关于模式和行动方案,这都是根本性的,决定性的。

技术为银行产品研发、运营迭代、风险管理等提供基础,而文化与技术的结合也将催生创新。未来的银行就是金融科技公司,站在新一轮金融科技革命的风口上,比拼的关键在于持续的战略支持与研发投入,从产品、技术开始,依托先进的技术开发出独到的金融产品,管控风险、提升效益,形成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优势。

银行责任

目前经济下行叠加疫情影响,政策持续加码逆周期调节。2月20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数据,1年期贷款基础利率(LPR)为4.05%,5年期以上LPR为4.75%,较前次报价分别下降10个、5个基点(即BP,一个基点为万分之一),进一步释放强化逆周期调节信号。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媒介,银行业如何进一步提高信贷投放能力,发挥好为实体经济提供融资的关键作用,促进经济金融良性循环,仍然面临不小的考验。但同时,这也将推动银行业重新审视自身发展模式,深化组织架构和风险管理体系等领域改革,不断提升自身经营绩效,降低业务风险的同时,将国家政策贯彻到位。

目前银行间市场资金淤积现象依然存在

尽管央行近期逐步回笼资金,但随着企业逐步复工以及居民现金回流至银行体系,银行体系流动性依然较为充足,隔夜利率始终维持2%以下。

在资金充裕的情况下,各银行应稳中有进,逐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和灵活性。一方面,根据中小企业实际能力和疫情带来的暂时困难,通过提高贷款额度、延长贷款期限、下调利率等措施助其度过难关。另一方面,根据各企业具体情况,秉承“特事特办”原则,积极采取更多创新举措,量身打造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从而帮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与经营。

真实、真正的态度决定一切,这个铁定的规律不会改变

国家发改委2月3日强调,中国经济长期向好、高质量增长的基本面没有发生变化;将分情形制定出台政策,尽量帮扶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点。

过去几年,实体经济因自身经营发展的需要而深陷“融资难”和“融资急”的困境,此次疫情中这一现象更为突出。在当前局势下,银行要对符合国家政策、技术先进但暂时遇到困难的经营实体进行精准扶持,将有限的信贷资源从产能过剩和“僵尸企业”中剥离出来,杜绝企业“身份歧视”现象,使信贷资源流向真正需要的经营实体中去,帮助国家顺利完成经济结构性改革。

结语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金融机构切不可忘记服务实体经济之根本,只有实体经济根深蒂固,金融方可枝繁叶茂。

亦即,切实以服务实体经济为纲并具体落地实施的银行,将可持续发展,将逐渐胜出。相信在不久的时间内,就会得到印证。


相关频道: eNews 排行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