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所)消息,科研人员基于中国碳卫星(TanSat)的大气二氧化碳含量观测,利用先进的碳通量计算系统,获取了中国碳卫星首个全球碳通量数据集。这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全球碳收支的空间定量监测能力,是继日本、美国之后的第三个具备该技术的国家。相关科研成果发表在《大气科学进展》上。
据悉,中国碳卫星(TanSat),全称是全球二氧化碳监测科学实验卫星,目标是实现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的高精度监测,为碳排放科学研究提供卫星资料。未来,将以碳卫星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研发新一代的温室气体监测卫星,服务于全球盘点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