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2021智能制造50强

2022-04-07 eNet&Ciweek/沉玲

2021智能制造50强
排行企业备注
1海尔集团家电行业智能制造
2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工业大数据系统、机器视觉智能系统、智能设备等
3华为ICT(信息与通信)基础设施
4比亚迪研发信息化、生产数字化、产品智能化
5美的集团通过MBS、自动化和信息化打造智能制造工厂
6京东方设计制造一体化智能制造新模式
7中国中车轨道交通装备数字化智能化
8阿里巴巴集团阿里云IoT
9大疆创新基于无人机技术的智能化行业解决方案
10宁德时代电池智能制造
11海康威视数字安防产品智能制造
12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打造智慧钢厂
13三一集团离散制造业智能化、电动化、无人化
14中国船舶电子信息与智能装备
15中国商飞5G引领大飞机智能制造
16中联重科工程机械先进制造智慧智能
17格力电器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智能物流仓储设备等智能装备
18潍柴动力国六重型发动机“黑灯工厂”
19广汽集团广汽埃安智能生态工厂
20烽火通信5G通信网核心设备智能制造
21歌尔股份智能仓储、供应链可视化等
22吉利控股汽车制造引入5G、MEC、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
23福耀玻璃汽车玻璃智能制造
24TCL显示面板智能工厂建设
25正泰电器跨区域数字化制造体系
26特变电工基于AI/AR和5G技术的智能工厂
27长飞光纤5G+光云工业互联网平台
28四川长虹“5G+工业互联网”生产线
29科沃斯互联家庭智能设备
30蓝思科技“蓝思云”工业互联网平台
31徐工机械智慧工业园区、5G全价值链智能工厂
32中控技术流程工业自动化
33大族激光激光、机器人及自动化领域智能制造解决方案
34亨通光电光纤通信产业链全套智能化装备及控制软件
35埃斯顿工业自动化、工业机器人、工业数字化
36科大智能智能机器人、智能装备、智能电网终端设备等
37新松机器人机器人产品线及工业4.0整体解决方案
38上海机电机电一体化、工业自动化
39柳工机械“全面智能化”战略
40楚天科技智慧医药工厂,智能物流、智能仓储、智能信息化
41山河智能高端工程装备
42同方威视安检设备智能制造
43康尼机电推进智能制造与研发、管理、服务全方位融合
44拓斯达智能工厂整体解决方案
45华中数控数控系统、工业机器人
46星网元智智慧工厂规划、工业软件、AI工业硬件等
47图灵智造工业机器人生产、制造一体化
48新时达工业机器人
49蓝英装备数字化工厂、工业4.0全厂物流自动化
50康硕集团关键零部件领域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
2022.04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德本咨询联调

制造业是经济发展的主体,也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制造业发展水平是否在国际上具备竞争力不仅关系到国计民生,也涉及国防安全与综合国力。如今,我国不论是在制造业发展的单截面,还是整体经济发展上,都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变革点,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在全球化产业链中找到新的优势位置,成为新的命题。

压力

智能制造指的是利用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传统制造流程进行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改造,使信息实现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等功能,从而在减少重复性人力投入的同时,提升制造业的效率与质量。

综合来说,它既包括ERP、PLC、MES等软件系统,也涵盖传感器、工业以太网、机器人等硬件,对于制造企业而言,智能制造既体现在企业管理层面的组织和沟通上,也体现在实际的生产流程中。

近年来,“智能制造”相关表述多次出现在官方政策文件中,“推动5G、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等,指向了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不过,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叙事里既有主动的上层设计,也有更关键的现实压力使然。

一方面的压力来自逐渐丧失的劳动力成本优势,对于过去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模式而言,受整体人口结构和劳动力择业意愿等因素影响,面向制造业的劳动力供给正逐步减少,与之同步的则是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其他成本逐年上涨。在这样的背景下,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逐渐选择将产业转移至综合成本更低的,如东南亚、拉美等国家。

另一方面,则是市场需求对制造业的发展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这是经济发展水平提升必然带来的,讲数量不求高质量的时代已经过去,低附加值的商品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已无太多优势,技术创新能力强的企业才能居于引领潮流的位置,并开创出新的市场,这也要求中国制造业应从制造走向“智造”,从“大而不强”转向真正的制造强国。

对中国制造业而言,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上升期,前有发达国家在工业软件、智能制造装备、行业标准等方面形成的技术与话语权壁垒,后有其他发展中国家积极引进和承接原来设在中国的密集型产业,转变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模式、走向高质量发展成为必选项。

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

智能制造希望用更智慧的机器减少人力在生产中的投入,不仅是让生产更自主化,同时还要以精准控制提高产品质量,同时破解劳动力成本上升与产品附加值偏低两项问题。

不过回到现实发展情况中,整体的智能制造发展还面临许多既有困难,一是智能制造涉及的核心技术尚未能做到自主研发,在工业软件、关键零部件等方面仍然依赖进口和使用国外产品,在国际局势反复的背景下,是潜在的发展隐患;二是智能化改造是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做出的选择,我国制造业的体量规模巨大,改造势必是个长期过程;三是在制造业内部本身发展不均衡、差距大的前提下,提出智能制造不是一开始就指向全部应用最前沿的技术,而是从信息化、自动化,再到智能化的逐步变革。

信息化是实现智能制造的基础。如果把信息化放到智能制造发展的全局视角中来看,它意味着首先利用信息技术去重构或优化业务流程,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信息能及时共享,以更合理地实现资源分配和提高效率,例如基础的IT设备设施建设、企业管理、企业供应链、生产过程控制等。以数字形式重构企业的生产运营,是开发信息资源的第一步,也是战术上的重视。

自动化仍是目前大部分制造企业重点部署和运用的阶段,利用自动控制和自动装置,由机器进行连续、重复的生产,带来高效、节能、降低人力成本的效果,“用机器手代替人手”、多模式智能辅助系统、“人机协作”,把人从繁重、重复、危险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在生产中占据更具创造性的位置。如今,对自动化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止步于简单、机械的动作替代,而是向更高级的、规模化的智能控制发展。

智能化要求制造过程更主动,更智慧,能实现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通过数字孪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深度应用,使整个流程的生产数据更加贯通,制造柔性化,生产深度协同。在2021年度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名单的典型场景中,可以看到如供应链可视化、智能在线检测、智能仓储、人机协同作业、工厂数字化设计等实例,目前寻求的是由点到面,从局部生产铺向全流程的路径。

结语

智能制造不是停留在战略高度上的一句口号,最终要落实到每项具体的生产活动中去。

对于企业而言,率先在智能制造上投入和部署,是在数字化趋势下引领新的生产模式的关键,既是出于降低成本、提升效率的选择,也是提升产品品质,走出一条品牌差异化之路的机会。

对于劳动者而言,在制造走向自动化、智能化的背景下,劳动力市场正逐渐趋于两极化发展,智能化发展可能导致的劳动力需求减少问题也对新时代的劳动者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具备生产流程实践经验,又要掌握云计算、AI、大数据等专业知识,需要具备更高的专业性、能动性,才能完成技能转型,与时代发展同步。

相关频道: eNews 排行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