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2021中国医院科研实力排行榜

2022-04-13 eNet&Ciweek/呼呼

2021中国医院科研实力排行榜
RK医院
1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2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4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5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6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7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8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9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10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11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12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13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14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15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16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17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18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19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21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22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4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25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6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
27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28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29广东省人民医院
30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京鼓楼医院)
31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
32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33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34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上海长海医院)
35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36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37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38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39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4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41中日友好医院
42武汉大学人民医院
43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肺科医院
44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
45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46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47武汉大学中南医院
48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
4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50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51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52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53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54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
55山东省立医院
56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57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
58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59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60四川省人民医院
61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62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6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64北京大学口腔医院
65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66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67北京医院
68北京积水潭医院
69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70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7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72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73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
7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75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76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7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78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华西妇产儿童医院)
7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80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81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82河南省人民医院
83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
84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8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86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87上海市胸科医院
88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液学研究所)
89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
90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91北京大学第六医院
92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93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
94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95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96武汉大学口腔医院
97北部战区总医院
98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
9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
10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
2022.04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德本咨询联调

生死是必然,生命却多彩。

远在春秋时期,管仲就建立了“养病院”,可以将其看作是最早的公立医院和疗养院。西汉时期,黄河流域瘟疫流行,汉武帝刘彻在各地设置医治场所免费为百姓看病。《汉书》记载:“汉平帝元始二年,民疾疫者,舍空邸第,为置医药”。这种将病人单独安置治疗的办法,便是“隔离”。

可以说,人类的成长史就是一部与危险、疾病等抗争的历史。一方面,个体生理机制随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另一方面,科技与医学也在一刻不停地进行着生命“防护服”的深入研究。

一体两面:临床与科研

医学科研是旨在获得人体疾病知识和预防治疗疾病技术的科学实践活动,核心在于探索医学未知,提高医学科学水平,从而促进人类健康。近年来,关于医院的唯科研论、临床与科研非此即彼等的争论时有发生,而国自然的两大变化或许为其给出了方向:一是更加注重学科交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交叉科学部的成立进一步鼓励了年轻医生跟其他团队的合作;二是更加重视临床转化,由过去“重基础”,转为重“临床实用性”,积极鼓励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高水平科研。交叉融合,成为了国自然的高频词。

科研与临床的关系,不是老生常谈的如何平衡,而应该是如何融合。人类未攻克的疾病还有很多,也或许还有一些疾病未被发现。基于临床经验,医生能够获得疾病的第一手资料,并进一步做出病因分析、治疗方案决策分析以及预后分析等。毕竟,临床上的很多疑难杂症无法靠经验解决,诊疗在发展,疾病也在发展,这是科研开展的根本原因。同时,指导临床最重要的依据——临床诊治指南便由科研总结归纳而来,以助推临床学科建设的提升。因此,从临床到科研,再从科研到临床,是一个连续又自然完整的过程。

从更长远的视角看,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科研机制,对接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领域前沿科技,聚焦新发突发重大疾病,瞄准再生医学、精准医学等,才能有效解决医学领域的“卡脖子”问题。

道阻且长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宣布消灭了天花,使之成为首个于世上绝迹的人类传染病。在生物医学、医疗器械的加持下,虽然现代医学已经获得了堪称奇迹的进展,但相对于它要探索疾病生成机制、治疗人体疾病、延长人类健康寿命的使命来说,依旧长路漫漫,我们面对的是许多疾病无特效药、许多常见病症的机制尚待研究等的现状。作为促进医疗事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医学科研的进展还需要双重因素的助力。

一在人才发展。人才是医院科研工作的核心支撑,科研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人才的竞争。要建设高质量人才队伍,就需要对接医疗技术、临床科研、医院运营等不同领域的人才需求,加强急需紧缺专业人才的培养,支撑医院相应高水平临床专科能力建设。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促进行动(2021-2025年)指出:到2025年,基本建成支持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专业技术和医院管理人才队伍。二在组织架构。合适的人才只有在合适的环境才能发挥更大的潜能。只有建立“资源共享―人员互动―优势集成”配置体系“竞争―开放―流动”的运行机制,形成以学科为基本单元,纵向行政畅通,横向学术活跃的矩阵式组织构架,才能为科研工作营造高质量的发展环境。

华西医院在方向选择上聚焦国际上最具挑战性的前沿科学问题,以临床转化需求为导向,以服务患者为核心。在拿到科研项目后,医院每年邀请专家对项目进行中期评估和指导,并加强基础研究和临床实践的结合。此外,通过前沿技术进行全面平台支撑,建立多学科交叉研究平台。在“搞好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主动与国家战略医疗均等化发展方向接轨、靠拢”的目标上,华西医院为公立医院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供参考的方向。

结语

医疗在发展,疾病也在演化,不变的是对生命科学的探究和永无止境的奋斗,用“道高一丈”战胜“魔高一尺”。

相关频道: eNews 排行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