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 | 企业 | 亮点 |
---|---|---|
1 | 阿里云 | 综 |
2 | 天翼云 | 综 |
3 | 华为云 | 综 |
4 | 腾讯云 | 综 |
5 | 移动云 | 综 |
6 | 百度智能云 | 综 |
7 | 联通云 | 综 |
8 | 金山云 | 综 |
9 | 浪潮云 | 私有云 |
10 | 紫光云 | 公有云 |
11 | 京东云 | 混合云 |
12 | 有孚云 | 专有云 |
13 | 青云QingCloud | 综 |
14 | 深信服 | 超融合 |
15 | 中国电科云 | 私有云 |
16 | 海纳云 | 应用云 |
17 | 中国电子云 | 私有云 |
18 | 平安云 | 综 |
19 | 品高云 | 私有云 |
20 | 浩鲸云计算 | 云MSP |
2022.09互联网周刊/eNet研究院/德本咨询联调 |
“只要看到获得市场领导力优势有足够的可能性,我们就会进行大胆而不是胆小的投资决定。”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在第一次致股东信中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多年来一骑绝尘的全球云服务市占率证明,在云计算这场豪赌中,亚马逊并非幸存者,而是赢家。经历了有目的地徘徊、反复地试错,它成功跑通了技术路径和商业模式,为后来者指明了一条可行的路。
到2008年,远在大洋彼岸,经过AWS、Rackspace、Salesforce等公司的实践,上层的SaaS、中层的PaaS、底层的IaaS逐渐融入一个统一的概念:云计算。
所以说云计算这个概念是“做”出来的,一点也不假。曾几何时,也有很多人只认可分布式系统基础架构,对弹性计算、私有云等新模态提出质疑。但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一代代值得尊敬的先行者、领军者用实际行动和成果定义并重塑了云计算,不断挖掘最深层次的应用潜力。
“为了无法计算的价值”
而在另一头的东方,或许因为想做成的决心,或许因为不得不做的急迫,又或许因为拥有说到做到的资金与技术实力,向亚马逊看齐的阿里巴巴敏锐地嗅到了商机,在国内率先高喊“去IOE”口号并自研云计算产品,持续地投入。
后来,其他巨头也看到了具有“水电”般不可或缺的云计算IaaS层的前景,并陆续认识到云计算已进入到为自家公司外的企业提供云服务的发展阶段。从2007年开始,互联网背景的云厂商们快速成长起来。
从公有云细分市场来看,与全球发展现状不同的是,目前,我国云计算以IaaS市场的发展最为成熟。2021年,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达1614.7亿元,增速80.4%,受“东数西算”等数字经济政策影响,IaaS市场持续攀高。
这也从一个层面上诠释了,云的本质是服务器资源的租赁。看似简单,但成为了不起的公有云服务商并非易事。可以商用的云计算平台需要极大的稳定性,需要考虑各种用户性能突发情况,并从物理层、系统层、应用层、网络层、存储层、IT治理等多个维度设计规划、运维。
再定位
与国外相比,中国云计算市场正在面对截然不同的环境。当下,云计算市场角逐正在进入新阶段,互联网客户上云见顶,来自政务等行业的“大”客户成为新兴主力增长点。
再加上信创产业方兴未艾,互联网监管政策收紧,潜在的不安全感弥漫,客户更期待一朵安全可信、自主可控的云。
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三大电信运营商云业务收入增速均超100%。其中天翼云、联通云上半年收入已超2021年全年,移动云与2021年收入仅相差8亿。运营商云如日中天的势头也释出一个强烈的信号:云的本质是生态、软硬一体化的复杂系统,属于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这方面,运营商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正在由幕后走到台前,扮演着“组局者”的角色。
当云服务对象和市场需求变化时,经营模式、技术模型等一系列也随之改变。基于公有云设想的“水电”自助服务,变成了贴身、定制服务。云厂商面临更分散、个性化的市场需求。这些需求标准化程度低,难以简单复用,导致高额的研发、运维成本。因此,云成本优化势在必行。
当下,围绕新的市场环境、技术变革、产业变革,强强联合或能开启发展的新篇章。近日,保定数字城市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发布《政企通服务平台建设项目》的中标候选人公示,“天翼云+阿里云”(联合体)以1498万元中标。作为竞争对手,它们选择取长补短,相互成就。
从漠视技术到重视技术,从依赖国外开源生态到积极深化自研,接下来,各阵营的云厂商可能需要在更广阔的视域下重新自我定位。
更广阔的天地,在哪里?
当下云计算市场集中度高企,无论是需要持续现金流的重资产模式,还是国资公信力的背书,都早已建立深厚壁垒,留给后来者的机会似乎不多了。但随着AI、大数据技术的普及,大量中小企业、实体组织开始加入到上云用数获智的行列,业务场景也催生了个性化的SaaS应用需求,进而带动了对aPaaS的需要。
这意味着,云的本质是服务。开发能力、人才资源、部署敏捷性、扩展性等因素综合考虑之下,中小企业客户更愿意直接为应用和服务付费,也推动云厂商的核心竞争发生了从产到用的变化。
同时,大部分组织都采用混合云、多云部署,这就要求数据、服务、业务在云间的穿透能力增强,能够统一提供部署所需的元素,包括服务器、网络、存储、数据库、操作系统等,在不同的系统和云之间协调,更集成的平台受到广泛关注。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加剧了中腰部企业竞争的白热化。以创新云厂商为代表的新势力正向领军者们发起挑战,试图在技术变革的巷口弯道超车,虎口夺食。
但从另一层面上,竞争本身或许就是个伪命题。青云CEO黄允松曾说,“云计算要看渗透率。在中国,云计算对传统IT的渗透率不足10%,是个位数。也就是说,超过90%属于传统IT,根本就没被渗透,哪有什么竞争?我没有看到竞争。”
天高任鸟飞。
然而,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实体组织被挡在云计算门外,究其原因则是其业务场景在与云计算的结合过程中难以完全契合,以及对云计算的未来价值存疑。至此,云计算的重头戏以资源为中心向以用户、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延伸,一切又回到了Day 1——客户至上,关注长期价值、快速决策、颠覆创新。
结语
真正把云的价值交付到用户手中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但行业从不缺乏向上攀登的志气和勇气,用一个又一个具体的能力来抵达生产力高原,这正是云厂商们酝酿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