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 企业 | 备注 |
---|---|---|
1 | 华为 | 首次实现F5G+5G覆盖珠峰峰顶,双千兆网络覆盖6500米高度 |
2 | 中兴通讯 | 5G新通话解决方案 |
3 | 海尔智家 | 智慧家庭 |
4 | 京东方 | 智慧金融解决方案服务 |
5 | 用友 | 用友AloT智能物联网平台 |
6 | 中软国际 | 超级终端管理平台KzihongOS底座 |
7 | 佳都科技 | 智慧灯杆 |
8 | 东软集团 | 针对域控制器的软件开发平台——NeuSAR DS(Domain System) |
9 | 亚信科技 | 5G网络节能产品与解决方案 |
10 | 海纳云 | 物联网全场景应用平台 |
11 | 中移物联网 | 自主可控的端云一体物联网实时操作系统OneOS3.0 |
12 | 大华股份 | 视频监管解决方案 |
13 | 电科莱斯 | 电科莱斯车路协同技术 |
14 | 利尔达 | 5G R16模组NE16U-CN |
15 | 大唐电信 | 车联网安全解决方案 |
16 | 树根互联 | 赋能三一重工5G智能制造 |
17 | 盈趣科技 | 5G赋能元宇宙 |
18 | 兆易创新 | 基于GD32E230的集中式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方案 |
19 | 紫光展锐 | 全球5G R16物联网平台 |
20 | 移远通信 | 基于MediaTek T830平台的全新5G R16模组RG620T |
21 | 美格智能 | 安卓智能模组SNM951 |
22 | 奇安信 | 5G安全框架体系 |
23 | 智联安 | 5G高精度芯片 |
24 | 翱捷科技 | 5G蜂窝物联网基带芯片 |
25 | 中科创达 | 全球首例5G模组端到端多切片方案 |
26 | 金卡智能 | 金卡智能智慧燃气5G系统项目 |
27 | 虹软科技 | 基于新一代骁龙8移动芯片平台推出的革命性技术——认知ISP |
28 | 商汤科技 | 一站式AI基础服务平台SenseCore商汤大装置AI云 |
29 | 联发科技 | 5G毫米波晶片与WiFi 7解决方案 |
30 | 广和通 | 5G+AIoT深度融合,创新智造未来 |
2023.02德本咨询/eNet研究院/互联网周刊联调 |
2022年6月27日,中国广电5G网络服务正式面市,中国广电192号段正式向公众放号,5G时代全面开启。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5G物联网逐渐融入各行各业,加速了传统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发展,促进了智能物流、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等智能化场景和应用,并逐渐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大众带来了便利。
5G以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来实现人机物互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相关数据调查显示,我国移动物联网连接数已达18.4亿户,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5G用户达5.61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占比1/3,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75倍;5G应用案例数超过5万个,已在工业、医疗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
5G的到来,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万物互联提供了基础。随着现在互联网应用的拓展和延伸,特别是在以5G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加持,5G+智能物联行业应用不断创新,以腾“云”驾“物”的全新姿态惠及交通、行政、旅游、工业、城市管理等多个领域。5G物联网将多维感知、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服务于千行百业,以全面的感知技术,帮助人、物更好地进行连接,进而建设便捷、高效、安心的智能世界。全天候“上岗”的5G智能执法记录仪用于规范路政行为、5G智能头盔联通前端作业和后端管理、移动机器人加速工业数字化、数字畜牧全链条管控打通从养殖到屠宰的全流程……高速发展的5G技术正在各行各业为数字经济注入强劲动能。
5G物联网以通信技术为基础由终端设备连接服务器,在这个程序中可能会受到外界的干扰,影响数据传输、通信等,这毫无疑问增加了安全风险。例如,5G物联网基础消耗较以往有更大的增加,在降低能耗的基础上配置资源且不增加较大的成本,是需要解决的问题。5G物联网融合在一起势必会新增大量的物联网设备,不同的设备所使用的网络不同,如何对这些设备进行衔接与管理,让其配套的设计标准、管理标准、具体应用等进一步完善,进行统一的管理有助于5G物联网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基于5G物联网爆发式的发展趋势,5G终端通信与物联网业务发展的适配性是一个需要攻坚克难的问题。因此研究一种支持并兼容多种通信协议的5G物联网融合的技术方案是重中之重,并且还要能够克服物联网通信技术发展存在的可靠性、研发成本、安全性等多维度挑战,最终实现5G物联网与多业务终端对接、适应不同应用场景通信的愿景。
结语
结合优良的资源背景,大数据、云计算、5G应用等信息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的新业态为经济发展按下了“加速键”。展望未来,5G+智能物联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必将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社会民生、政府治理、城市建设等领域的全面应用,也将会深入培育和挖掘数字经济发展新动能,引发一场新的经济浪潮。
(文/傲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