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N | 园区 | 地区 |
---|---|---|
1 | 中关村科技园区 | 北京 |
2 | 深圳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 广东 |
3 | 苏州工业园区 | 江苏 |
4 | 上海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上海 |
5 |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北京 |
6 | 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广东 |
7 | 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四川 |
8 | 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 | 湖北 |
9 | 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广东 |
10 | 合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安徽 |
11 | 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陕西 |
12 |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江苏 |
13 | 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浙江 |
14 | 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江苏 |
15 | 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 天津 |
16 | 杭州余杭经济技术开发区 | 浙江 |
17 | 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 广东 |
18 | 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山东 |
19 | 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 | 江苏 |
20 | 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湖南 |
21 | 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浙江 |
22 |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江西 |
23 | 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广东 |
24 | 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 | 江苏 |
25 | 上海紫竹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上海 |
26 | 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河南 |
27 |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 | 山东 |
28 | 厦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 | 福建 |
29 | 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 | 安徽 |
30 | 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 | 江苏 |
31 | 潍坊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山东 |
32 | 青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山东 |
33 |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浙江 |
34 | 常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江苏 |
35 |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重庆 |
36 | 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 | 陕西 |
37 | 佛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广东 |
38 |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 | 湖北 |
39 | 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 | 四川 |
40 | 无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江苏 |
41 | 嘉兴经济技术开发区 | 浙江 |
42 | 长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吉林 |
43 | 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 湖南 |
44 | 芜湖经济技术开发区 | 安徽 |
45 |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 | 辽宁 |
46 | 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 河南 |
47 | 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 | 山东 |
48 | 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 | 上海 |
49 | 石家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河北 |
50 |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 | 湖北 |
2023.09 DBC/CIW/CIS |
“除现在的特区之外,可以再开放几个点,增加几个港口城市,这些地方不叫特区,但可以实行特区的某些政策。”
这是1984年1月邓小平同志视察深圳、珠海、厦门经济特区回京后同几位中央负责同志谈话的部分内容。根据这一指示,1984年3月26日至4月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和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5月4日中共中央批转《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决定进一步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并在有条件的地方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经济特区的某些政策。截止目前,全国共有230家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紧接着1988年8月,中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计划——火炬计划开始实施,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入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在火炬计划的推动下,各地纷纷结合当地特点和条件,积极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
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前身),截至2022年07月01日,共有173家国家级高新区,未来,科技部去年公布的《“十四五”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末,国家高新区数量达到220家左右,实现东部大部分地级市和中西部重要地级市基本覆盖。
以国家级高新区和国家级经开区为代表的产业园区是我国园区经济的核心部分,经过近40年的发展,各类国家级产业园区已然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据商务部公开数据,2022年,全国230家国家级经开区地区生产总值15万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9.2万亿元,同比增长9.4%;第三产业增加值5.6万亿元,同比增长7.3%。高新区同样表现亮眼,据科技部火炬中心统计,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从2012年的5.4万亿元增长至2021年的15.3万亿元,增长2.8倍;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10.1%增长至2021年的13.4%,提高了3.3个百分点;2021年,国家高新区以全国2.5%的建设用地创造了13.4%的GDP。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发展仍面临严峻考验,产业园区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组成,也存在着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有三点: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二是发展质量不平衡,东中西部园区发展差距比较大;三是专业化服务水平不足。这些问题一旦得以解决,就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更好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结语
新形势下,在全球竞争异常激烈的未来,物质与精神的基础设施创新建设或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是隐性内功。与自己对话,一切能力都来源于内心世界。
(文/虎魄)
e-Mail:lab@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