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 | 品牌 |
---|---|
1 | 支付宝Alipay |
2 | 财付通(微信支付) |
3 | 云闪付 |
4 | 银联商务 |
5 | 国通星驿(新大陆) |
6 | 网银在线 |
7 | 通联支付ALLINPAY |
8 | 度小满 |
9 | 易宝支付(Yeepay) |
10 | 首信易支付 |
11 | 京东金融 |
12 | 翼支付 |
13 | 银盛支付 |
14 | 嘉联支付 |
15 | PingPong |
16 | 畅捷支付 |
17 | 拉卡拉 |
18 | 沃支付 |
19 | 汇付天下 |
20 | 抖音支付 |
21 | 网易宝 |
22 | 富友支付 |
23 | Airwallex空中云汇 |
24 | 中金支付 |
25 | 随行付Plus |
26 | 和包支付(中国移动) |
27 | 天星数科(小米支付) |
28 | 乐刷 |
29 | 快钱 |
30 | 壹钱包(平安集团) |
31 | 快捷通 |
32 | 银联在线 |
33 | 滴滴支付 |
34 | 瑞银信 |
35 | 合利宝 |
36 | 美团支付 |
37 | 开店宝 |
38 | 联动优势UMP(银信宝) |
39 | 连连支付LianLianPay |
40 | 盛付通 |
41 | 付临门 |
42 | 理房通支付 |
43 | 易联支付 |
44 | 现代金控 |
45 | 易付宝(苏宁金融) |
46 | 花瓣支付(华为支付) |
47 | 快付通 |
48 | 程支付(携程) |
49 | 付费通 |
50 | 新浪支付 |
2025.02 DBC/CIW/CIS |
整合与出清加剧
截至2025年1月,人民银行已累计注销了近百家支付机构的支付业务许可证,仅在2024年内注销的支付许可机构就有8家。截至目前,存量支付牌照172张。
随着《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的深入推进,第三方支付牌照整合仍将持续,一方面响应合规要求,主动兼并、注销支付牌照;另一方面预付卡、收单机构可能在市场竞争中面临业务萎缩、盈利困难等问题,从而主动退出第三方支付市场。第三方支付行业的合规度和集约度将进一步提升。
有业内分析人士分析指出,注销支付牌照一是监管政策调整,去年5月正式实施的《条例》对支付机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新的监管要求;二是有些支付机构由于公司业务调整以及优化资源配置的需要,决定终止支付业务;三是支付行业竞争加剧,监管处罚与债务不断增加,促使机构陆续退出支付市场。
2024年以来,监管部门已经开出数张巨额罚单。比如,因在2020年7月至2023年8月期间为3家跨境商户办理购汇及跨境付汇业务过程中,对交易信息的审查不符合相关管理要求,联动优势在2024年9月13日被国家外汇管理局北京市分局罚没合计8470.8万元。
2025年第三方支付行业将会延续整合和出清的趋势。
支付+趋势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围绕商户数字化需求的“支付+”正在成为支付机构未来的发力重点。
数字货币与区块链:随着各国央行数字货币(如中国的数字人民币、欧洲的数字欧元)逐步落地,第三方支付平台将加速与央行数字货币的对接,提供更便捷的法币与数字货币转换通道。区块链技术也将进一步优化跨境支付的清算速度和成本,减少中间环节,解决传统SWIFT系统的延时和高手续费问题。
生物识别与AI驱动:生物识别与AI技术的进步,让指纹、人脸、虹膜等生物特征成为支付验证的主流方式,人工智能则能够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模式、设备指纹等数据,实现毫秒级风险拦截,减少盗刷和欺诈行为。
出海:随着支付机构纷纷出海谋求增量,跨境支付成为第三方支付行业的业务重点,同时,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一带一路”等区域经济合作的推进,建设自主可控的跨境支付体系成为政策焦点,也有助于支付机构拓展商业版图。
2025年第三方支付机构将呈现技术融合、全球化竞争、监管合规并行的趋势。
结语
当下,第三方支付行业正在面临转型抉择,头部支付机构占据主导地位,部分机构盈利能力下降,中小支付机构经营发展陷入困境,想要获得更多市场份额需要持续的技术创新与服务升级,才能在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被“洗牌”出局。
(文/朝瑾)
e-Mail:lab@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