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2024智慧公安企业TOP50

2025-04-15 eNet&Ciweek

2024智慧公安企业TOP50
RK企业
1华为
2海康威视
3腾讯
4阿里云
5大华股份
6奇安信
7电信智科
8太极股份
9中科曙光
10高新兴
11中科软
12浪潮
13科大讯飞
14烽火通信
15百度智能云
16中兴通讯
17航天信息
18新华三
19佳都科技
20云从科技
21海能达
22新智认知
23易华录
24方正科技
25拓尔思
26中金慈云
27天源迪科
28锐安科技
29旷视科技
30合众思壮
31英飞拓
32宇视科技
33海鑫科金
34百分点科技
35以萨技术
36信义科技
37罗普特
38迪爱斯
39天地和兴
40汇智通信
41科达科技
42海颐软件
43中电科安
44睿呈时代
45华资软件
46维数软件
47警翼智能
48时代经纬
49中奥科技
50博思廷科技
2025.04 DBC/CIW/CIS

AI大模型、5G、数字孪生等技术的深度融合,智慧公安已成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引擎,从“信息化”迈向“全域智能化”。科技企业纷纷加码智慧警务,从海康威视的视频智能分析到华为云的警务大数据平台,从阿里云的城市大脑到腾讯云的反诈系统,科技企业正在推动现代警务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型。

从单点突破到生态协同

 以海康威视、大华股份为代表的传统安防企业,凭借在视频监控领域的技术积累和渠道优势,持续领跑行业。这些企业不再满足于硬件供应商的角色,而是通过构建AI开放平台,打造从数据采集到智能分析的完整解决方案。华为云、阿里云等科技企业则依托强大的云计算能力,为各级公安机关提供弹性可扩展的数字化底座。 

值得关注的是,一批专注于垂直领域的创新企业正在快速发展。罗普特科技将AI技术深度应用于反诈骗领域,其研发的智能预警系统通过与银行系统的数据互通,实现了对可疑交易的实时拦截。高新兴科技则聚焦法制信息化建设,其智能办案辅助系统能够自动提取案件关键要素,大幅提升办案效率。云从科技、旷视科技等AI企业则在动态人脸识别技术上持续突破,为公共场所安防提供了有力支撑。 

AI与大数据的结合使得预测警务成为可能,易华录研发的“铁穹”系统通过分析历史案件数据和社会面信息,能够提前72小时预测犯罪高发区域。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则构建起城市级感知网络,5G网络的全面商用更是解决了数据传输的瓶颈问题,华为的“全息路口”方案借助5G低时延特性,实现了交通违法行为的毫秒级识别。

 技术红利与治理难题并存

 “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各级财政对智慧警务的投入持续加大力度。以“雪亮工程”升级版为代表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正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推进,这为相关企业带来了可观的市场空间。需求端的变化同样显著,虚拟货币诈骗、AI换脸勒索等新型网络犯罪层出不穷,倒逼公安机关加快技术升级步伐。

 智慧城市建设的深入推进也为智慧公安创造了协同发展机遇。航天信息打造的“金盾工程”实现了公安、交通、应急等多部门数据的互联互通,在某特大暴雨灾害的应急处置中,该平台短时间内就完成了受灾区域警力调度方案,展现出强大的协同作战能力。类似这样的跨部门数据共享案例正在全国范围内不断涌现,标志着智慧警务正在从单点突破走向系统集成。

 然而,快速发展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挑战。数据孤岛现象仍然普遍存在,不同地区、不同警种之间的系统兼容性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某省公安厅技术负责人坦言:“我们采购了五家不同厂商的警务系统,数据标准不统一导致分析效率大打折扣。”隐私保护与伦理争议同样不容忽视,去年某地因过度使用人脸识别技术而引发的行政诉讼案件,再次引发了关于技术边界的热烈讨论。此外,高昂的建设成本也让不少经济欠发达地区望而却步,如何降低智慧警务的准入门槛,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难题。 

更智能、更人性化的警务未来

 生成式AI的爆发为智慧公安带来了全新可能。在接警环节,基于大语言模型的智能报案助手能够自动提取关键信息并生成标准化案情报告,某试点城市的使用数据显示,该系统有效缩短了平均接警时间。在培训领域,虚拟现实技术与生成式AI的结合,可以模拟出各类复杂警情场景,新警员通过沉浸式训练能够快速积累实战经验。更令人期待的是案情推理辅助系统,它能够自动梳理案件线索并提出调查建议,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类判断,但已经展现出强大的辅助决策能力。

 警用机器人开始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兰州公安部署的“智犬”巡逻机器人已经实现了社区、地铁站等重点区域的常态化巡逻,其搭载的多模态传感器可以同时识别异常行为和危险物品。在大型活动安保方面,无人机集群技术日趋成熟,深圳某科技公司研发的蜂群无人机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对50万平方米区域的布控,大大提升了应急响应速度。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智能装备正在从单纯的执行工具向协同决策节点进化,某地警方破获的一起跨境走私案中,巡逻机器人不仅发现了可疑物品,还自主呼叫了附近的警力支援,展现出初步的自主决策能力。

 结语 

 智慧公安建设的终极目标,从来不是用机器取代警察,而是通过技术赋能,让有限的警力资源发挥最大效能。AI伦理框架的逐步完善正在为技术应用划定合理边界,跨行业生态的建立则打破了数据流通的壁垒。在可预见的未来,智慧警务将朝着更加精准、高效、人性化的方向持续演进。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我们期待更多企业以创新技术赋能公安事业,共同绘制“平安中国”的智能蓝图。

(文/海盐微风)

e-Mail:lab@enet16.com

【DBC拟定框架简介】


相关频道: eNews 排行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