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信创独角兽企业100强
全世界各行各业联合起来,internet一定要实现!

2025杭州AI人工智能企业TOP100

2025-04-25 eNet&Ciweek

杭州AI产业优势所体现出来的数量和规模(核心AI技术研发企业超150家且每年新增注册企业增速很高)得益于三大原因或“基础支撑”:1、阿里系生态催生大量AI+零售、AI+物流企业,形成基础支撑;2、资本密度高,浙江民营资本活跃,天使投资、风险基金规模居全国前列,形成基础支撑;3、投资的人文环境好,形成基础支撑。以下筛选标准主要为企业注册地或核心研发中心(团队)位于杭州,主营业务依赖AI技术(非简单技术集成),近三年有技术落地案例或融资记录等,但非对排序有深度调研和考虑,不分先后。

2025杭州AI人工智能企业TOP100
S/N企业备注
1DeepSeek大模型、基础研发
2阿里云AI算力平台、城市大脑
3达摩院AI基础研究、通义
4蚂蚁集团AI风控、区块链+AI
5海康威视AI+安防、萤石网络
6宇树科技机器人
7游戏科学推出中国首个3A游戏
8新华三(H3C)AI+网络
9网易网易伏羲、网易有道
10大华股份智慧安防
11零跑汽车全栈自动驾驶(芯片+算法)
12虹软科技手机影像AI算法
13同盾科技智能风控、联邦学习
14宇视科技AI视频结构化分析
15健培科技医学影像AI
16平头哥半导体含光系列AI芯片
17云深处科技工业机器人
18强脑科技脑机接口技术
19剂泰医药AI药物递送
20群核科技空间智能与3D云
21飞步科技港口自动驾驶
22一知智能智能客服对话系统
23光云科技电商AI运营工具
24袋鼠云实时数据AI分析
25创业慧康AI医疗
26邦盛科技金融交易实时反欺诈
27嘉楠科技AI边缘计算芯片
28申昊科技AI缺陷识别
29趣拍云短视频AI特效
30有赞AI营销工具
31个推(每日互动)大数据AI营销
32微脉医疗AI健康管理
33鲁尔物联AI地质灾害监测
34联汇科技多模态AI
35百应科技AI外呼机器人
36浙大网新智慧城市
37宇泛智能AIoT智慧社区
38云仰科技产业经济AI分析
39微医AI互联网医院
40涂鸦智能AIoT开放平台
41万马科技智能网联
42景业智能工业机器人
43宏景智驾智能驾驶
44拼便宜AI零售供应链优化
45芯翼科技AIoT通信芯片
46杰牌传动AI工业设备预测性维护
47中控技术流程工业AI控制
48锘崴科技工业质检AI
49睿笛生物AI辅助肿瘤介入治疗
50诺辉健康AI癌症早筛
51医准智能AI影像
52同花顺AI投顾
53恒生电子AI量化交易系统
54银江技术交通AI信号优化
55RokidAI眼镜
56迅蚁科技无人机物流AI调度
57中奥科技公安AI大数据平台
58地芯科技AI射频芯片(5G通信)
59乐刻运动AI健身课程推荐
60传化智联物流AI路径优化
61凯尔达工业机器人
62排列科技信贷风控AI模型
63灵西机器人AI视觉引导拆垛
64宇链科技区块链+AI存证
65托普云农农业AI病虫害识别
66当虹科技智能视频解决方案
67国自机器人移动机器人
68正泰新能源光伏电站AI运维
69安恒信息AI威胁检测
70千寻智能通用人形机器人
71信雅达AI金融科技
72果麦文化AI校对
73贵仁科技AI治水
74德施曼智能门锁
75医策科技智慧病理、医药
76利尔达AIoT模组
77进迭时空RISC-V AI芯片
78精准学AI教育
79智云健康智慧医疗
80鸿雁电器智能家居
81华创视讯智能交互终端
82半云科技数据智能
83金通科技公共自行车AI调度
84虚谷科技虚拟场景AI生成
85曼孚科技AI数据标注
86西湖心辰大模型
87讯酷科技智能制造
88乐橙智能家居
89酷家乐AI室内设计
90青塔科技高校科研AI评价
91数政科技政府数据AI治理
92广脉科技AI智能电表
93凌迪科技服装设计AI
94华新机电智能制造
95杭州数云AI营销
96新讯数字科技电信业务智慧经营
97每刻科技智能财务SaaS服务
98云器科技智能数仓
99连信科技AI心理健康服务
100火石创造数据智能
2025.04 DBC/CIW/eNet16

经近年来的务实发展,杭州已成为中国数字经济的重要中心,人工智能产业已形成明显的集群化分布。

城西科创大走廊(含未来科技城)定位为“创新策源地”,聚集了阿里巴巴达摩院、同花顺AI、魔点科技等,优势是毗邻浙大、之江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形成"产学研"闭环。

滨江高新区的海康威视、宇视科技、网易等硬件与场景应用企业集中,特点是依托传统制造业基础,AI与传统产业融合度高。

余杭区(除未来科技城外)聚焦医疗AI、创业软件,西湖区则高校衍生项目集中。

分布特征说明的问题包括产业协同效应明显、政策导向突出、资本集聚效应、人才虹吸现象等。

未来科技城侧重基础研发(算法/芯片),滨江侧重产业化应用,形成从技术研发到场景落地的完整链条。85%的AI企业位于杭州规划的"三城三镇"内,如人工智能小镇提供专项补贴(最高5000万研发资助)。AI领域融资中,滨江/余杭两区占比较高,反映资本对成熟产业集群的偏好。接近50%的AI企业办公地点距浙大/杭电等高校车程30分钟内,体现“以校聚企”特点。

发展趋势已含空间外溢、专业化细分、国际化布局等。钱塘区正形成新的AI智造集群(如柔性机器人企业),上城区聚焦金融AI,临平区发展工业质检AI,头部企业在硅谷、新加坡设立研发中心占比很高。

数据表明,杭州AI产业已从单点突破转向生态化发展。虽然仍存在基础层技术(如AI框架)企业不足、部分区域同质化竞争等问题,未来或需加强芯片等“硬科技”领域布局,以避免过度依赖应用层创新,但整体大势已现。

对未来全球和我国人工智能的热度和走向,先不去预知,但把事情和环境做好的因素和好处都不会改变。

(文/动力机械)

e-Mail:lab@enet16.com

【DBC拟定框架简介】


相关频道: eNews 排行

您对本文或本站有任何意见,请在下方提交,谢谢!

投稿信箱:tougao@enet1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