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K | 企业 |
---|---|
1 | 数字政通 |
2 | 软通动力 |
3 | 四维图新 |
4 | 太极股份 |
5 | 神州控股 |
6 | 先导智能 |
7 | 中兴通讯 |
8 | 金航数码 |
9 | 东方国信 |
10 | 广联达 |
11 | 亚信科技 |
12 | 荣联科技 |
13 | 用友 |
14 | 中科曙光 |
15 | 超图软件 |
16 | 运达科技 |
17 | 网思科技 |
18 | 新迪数字 |
19 | 积成电子 |
20 | 博智安全 |
21 | 美象信息 |
22 | 东杰智能 |
23 | 51WORLD |
24 | 延华智能 |
25 | 盈趣科技 |
26 | 依柯力Inkelink |
27 | 智汇云舟 |
28 | 蘑菇车联 |
29 | 汉威科技 |
30 | 力维智联 |
31 | 华正信息 |
32 | 新国脉 |
33 | 丝路视觉 |
34 | 思特奇 |
35 | DataMesh |
36 | 智世机器人 |
37 | 圭目机器人 |
38 | 中赢数智 |
39 | 智城数创 |
40 | 查克科技 |
41 | 中科云墨 |
42 | 荣科科技 |
43 | 跨维智能 |
44 | 易知微 |
45 | 立方数科 |
46 | 谷东科技 |
47 | 吉泰智能 |
48 | 松应科技 |
49 | 灵思创奇 |
50 | 粒界科技 |
2025.08 DBC/CIW/eNet16 |
数字孪生通过“虚实联动”大幅减少重复劳动,提升协作效率,实现数字孪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多种技术共同支撑实现,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模型构建、仿真执行、可视化呈现、数据分析和更新与优化等多个步骤。
数字孪生的关键是智能化决策和优化管理。基于数字孪生模型的分析结果,管理者可以制定更加精准、高效的决策方案,优化实体系统的运行和维护。数字孪生技术使得实时监测、迅速响应、智能调控成为可能,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促进持续改进和创新。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发展,数字孪生已从航空航天、工业制造向交通、医疗等各个产业领域全面拓展,赋能产业数智化升级。
工业元宇宙
当下,数字孪生工厂正在成为制造业向智能化跃迁的核心引擎。它并非简单的三维可视化,而是通过深度融合物理工厂与虚拟模型,构建一个动态映射、实时交互、持续优化的闭环系统,为制造业带来颠覆性变革。
数字孪生工厂代表了制造系统认知与管理方式的根本性转变。
我国数字孪生工厂正处于“政策牵引技术落地、标杆带动全链升级”的关键阶段,政策端,上海、安徽等地以目标倒逼转型,标准化建设提速;技术端,AI仿真、国产引擎突破支撑核心场景深化;产业端,汽车、冶金、纺织等多行业验证降本增效价值。
数字孪生将物理世界的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在虚拟空间中进行解构、模拟与优化,最终反哺物理世界实现更智能、更高效、更柔性的生产运营。下一步需破解数据割裂与中小企普及难题,向全域协同的“工业元宇宙”生态演进。
进一步的技术驱动
未来,数字孪生将与人工智能、元宇宙、物联网进一步融合,形成“虚实共生”的交互体系。通过AI算法实现实时数据分析和自主决策,结合元宇宙的沉浸式仿真环境,推动数字孪生从静态映射升级为动态推演平台,并支持复杂系统的全生命周期模拟与迭代优化。
云边端一体化算力支撑实时渲染与低延迟交互,边缘计算降低数据传输成本,量子计算、6G等前沿技术将突破复杂场景的算力瓶颈,让算力体系的大幅升级。
技术升级也推动着应用场景的拓展,在垂直行业如高端制造业(航空、船舶等)、能源等领域,数字孪生将覆盖“研产供销服”全流程。例如,船舶行业通过CAE研发仿真云实现设计、生产、服务的数字孪生闭环;零碳园区融合能源流与碳流数据,构建“预测-仿真-调控”体系,提升可再生能源消纳率与碳管理效率。
结语
我国数字孪生行业将依托技术聚合、场景深耕与生态协同,逐步实现从“工具应用”到“系统重构”的跨越,成为新型工业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引擎。
(文/蓝风铃)
e-Mail:lab@enet16.com